第852章 关山明月起,山河见汉唐(1 / 2)
自海外才来中原的番薯并不是很好吃,甚至吃起来有些难以下咽。
“卫央,你知道这该怎么吃?”老皇帝拿着番薯总信不过十年前的时候,忠顺王说过的此物可当大用。
西军种植的玉米,土豆,那看着就好吃,尤其那玉米。
可这番薯,上头还沾着土,瞧着也不如土豆好看。
“我也不知,番薯流入中原时日还短,目前可能还没有完全驯服,”卫央道,“故此,也不知有毒无毒。”
闻人达忙上前回话:“多人曾吃过,的确无毒,只是很不好吃,有一些富贵人家以蜂蜜调和,用糖浆包裹,也有一些老饕,将此物裹上豆粉,放入油锅中炸干,味道还算不错。”
那难怪没能推广开来。
“登封县自成治三十七年开始种植,自福建引入而来至今,也只见一些园子里种植,要想推广只怕阻力太大。”李东阳知道此事,连忙通报道,“当时的工部尚书还曾亲自关注过,只可惜……”
那是贫瘠的地面上种植的玩意儿,你们精耕细作肯定得不到好结果。
“只怕推广的难度,还在于挡了各家的利益吧?”卫央道,“至今国朝还没有很大的天灾,故此此物看起来没那么有用。但此物原本耕种成本小,收获最大,甚至比土豆还要多,不趁着小冰河期还没有彻底到来提前做好准备,将来国朝是要吃大亏的。”
他记得有人似乎说过,所谓的康乾盛世就是番薯盛世,这话不管对不对,番薯作用都在那摆着了,何况,不经过数十年驯化番薯恐怕也很难再天南海北推广开来,若到了历史上的崇祯年间,老百姓没有饭吃,渔猎民族还真就得了天时地利之便,一旦大明同时失去了人和,就算有不世奇才也难阻挡大明朝的覆灭了。
“你说的也对,中原地区,京畿地区,乃至江南地区,要推广一种不成熟的种植物难度太大,牵扯的各方利益实在也太多了。”老皇帝拿着红薯沉吟了许久,道,“登封县终止了多少?产量有多少?”
闻人达回道:“种植很少,加起来也不过三五亩地,产量的确高,只低于西军的土豆产量。”
“登封县难道就没有种土豆的?”卫央好笑道,“何况,你怎么知道西军军田各类作物的产量?”
闻人达不敢回答了。
登封县,甚至于全国各地都有种土豆的,西军凭此竟连主粮的消耗都降低了一些,这自然引起各地的好奇,再说此物也并不是多么神秘的物什,在西陲买一些带到各地一点也不难,此外,广西,云贵甚至两广地区都有种植此物的农户,派人买一些也不是难事儿,登封县如今就有一些官田种上了土豆,这一次救济灾民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但各地的土豆种植都比不上西陲,也不知道人家是怎么耕种,那产量就是比别处高得多。
“说白了不过是土壤肥力,西陲土地贫瘠,比不上中原地区,更不如关外黑土地……”卫央正要解密,老皇帝大惊。
就连李东阳也惊了。
“关外?可是山海关外?”李东阳吃惊地问道,“那里寒冷至极,一年有七月在冰封落雪,那怎么种粮食?”
“我还没去过,不知具体情况,但这世上的土地,最肥沃的便是黑土地,”卫央道,“我听说,黑土地往下一指之深,便须三百年才能造成。何况北方种植麦子不也是一样的么,一年一熟的冬麦收获期也很短,吃起来也比南方春小麦好得多。但若是水稻,南方的两熟稻,甚至于安南,暹罗等地,我朝的琼崖等地还有一年三熟的水稻,味道也比不上一年一熟的地方种植的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