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董卓的发家史(2 / 2)
于是何进给所有统兵在外的大将们群发了一条消息,希望这些人能够支援一些兵马参与到打倒宦官的伟大事业中来,结果没想到掌握实权的刘氏皇族一帮人要么太远要么不感兴趣,反倒是离京洛较近的董卓最先响应,还上了一个“逐君侧之恶”的奏表,让大将军何进顿时感到如同娘家人一般的温暖。
顺便说一下,当时也有另外一个军阀头子,接到大将军何进的密诏之后,立刻甩开贫瘠痛苦边防军生活,打包收拾家伙事,扔下边防线,投奔中央军,就是可惜动作比董卓慢了那么一点点,让董卓抢到了头筹,否则会演变成为什么样子还真不好说。
所以其实董卓还是蛮幸运的。
感觉到有人撑腰的大将军何进,不仅把董卓的奏表大肆宣扬,而且越发的对宦官态度恶劣起来,吓的宦官赶紧以皇帝的名义命令董卓不能再往京城走了,就地驻扎。
于是董卓就在渑池结营驻扎,时时刻刻关注京城动向。
区区百余里路怎么能阻挡住董卓的野望,董卓把打仗用的那套都用上了,手底下探马斥候全面撒开,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都有斥候上报洛阳情况,因此,当洛阳火光四起,许多人还懵懵懂懂不知所以的时候,董卓已经第一时间知道洛阳有变,立刻拔营,连夜带着军队朝洛阳开来。
************
说实在话,斐潜没想到,沿着河岸拉网式的搜寻,竟然真的让他给碰上了。
不过看着眼前的瑟瑟发抖的两个人,谁能想到这汉朝最顶级的两个人,竟然能狼狈到如此的地步。
一大一小两个半大孩子,一身的泥水,头冠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掉了,头发散乱,神色惶恐,如果不是身上衣物的质地和脚上穿的步履帮助斐潜最后确定了一下,说不定就这样当成是流民给漏过去了。
汉朝,穿衣服真的不能太随意。什么人穿什么衣服,穿错了往小了说是失礼,往大了说甚至会丢官丢命!
当年汉武帝时期,倒霉孩子武安侯田恬就因为“坐衣襜褕入宫不敬”而被废掉了侯爵待遇和朝廷公职。当然一个侯爷就这样被一撸到底也不仅仅是因为穿了不合适的衣服,还有其他因素,但是至少摆在台面上的,光明正大的写在史书上的原因就是这个。
所以在汉代,穿什么样的衣服真是个大事情。
斐潜借着火把光线仔细辨认了一下,一是年龄大小符合,二是虽然说沾染了泥水,但是仍然看得出穿的是绀色深衣,红色的步履,这可是汉代贵人才能穿的衣饰。
虽然内心已经确定,但是此时怎能相认?
立刻推金山倒玉柱拜倒在地,那是有多蠢的人才会办的事情。
眼下最佳的方式就是你不说,我就当作不知道。
皇家也需要皇室的脸面啊!
斐潜上前几步,走到两个孩子跟前,说道:“汝二人可是与亲人走失?吾乃朝廷新进郎官,此去不远是前朝司徒崔威考之庄。此时夜深露寒,不若先至庄内暂歇,待天明后再做打算?”不管怎样先给这两个人找一个借口再说,省得他们当下就自己吐露了真情。
大的孩子还有些惊慌害怕没有回答,倒是小一点的显得平稳许多,代替大孩子应答道:“如此甚好。”
斐潜招呼着一两个庄丁前面带路,先行刚往庄内准备姜汤热水,一边刚前走了两步,又转身停住,将身上外衣脱下,披在大孩子身上,说道:“湿衣最忌寒风,切莫感了寒气,失礼还请小郎莫怪。”
大孩子确实感觉风吹着太冷了,哆嗦着说了句多谢,将斐潜的外衣裹了裹,总算感觉有些温度,不再一直发抖。
斐潜对着小孩子蹲下,温言道:“此去还有一段路程,夜路难行,如若不弃,吾驮汝过去可好?”
稍稍犹豫了一下,小的孩子也说了一声多谢,便轻轻的将冰凉的两只小手环搭在斐潜肩上。
斐潜略略前倾,便轻松的将小孩背在背上,转头示意大孩子一起跟着走。
夜空之中璀璨的星河倒垂。
斐潜背着小孩,身后跟着个将外衣裹得紧紧的大孩子,缓缓的向前走去,身侧庄丁手举着的火把,在夜风中忽忽闪闪,将三人的身影映在大地之上,拖得好长好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