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34章 辽民安置,咎由自取(第1更)(1 / 2)

加入书签

轻骑简从速度自然快,虽然比张世泽、黄得功大军晚出发了一日,孙传庭却先一步到达山海关,然后暂时停留,等候朝廷命令。

在山海关的时间,孙传庭也没闲着,一面命山海关方面给大军腾出营地,准备粮食辎重,征召运粮民夫,做好出征的准备,同时开始查阅辽东情报,了解现在的辽东战局。

先前的时候,孙传庭虽然是蓟辽总督,但领兵在内,全盘心思都用在应对入关劫掠的八旗主力上,对关外辽东的局势的了解仅限于收到的辽东战报。

当是时,黄台吉率领建奴主力肆虐境内,屠戮京畿各州县,不仅孙传庭,乃至整个大明朝廷的精力都被入关的建奴占据,没有太多心思去关心辽东战局的具体情形。

而现在,即将领兵出关,自然要清楚现在辽东是什么情形。

详细阅读辽东现在的情报之后,孙传庭方大吃一惊,他赫然发现,辽东的情形竟然如此之好,前所未有的好!

孙传庭骇然发现,自周遇吉率军攻打旅顺拉开辽东战役大幕之后,辽东明军已经攻下了几十座城堡,占据除辽阳沈阳以外大部分辽东地盘。

金、复、盖、海辽南四州,镇江、凤城、宽甸等定辽右卫城堡,乃至建奴旧日老巢赫图阿拉城,以及整个建州都被辽东明军攻下。

现在建奴只剩下了辽阳沈阳两座大城,还有平原间的少数城堡。光从攻占的地盘来看,简直是前所未有的大胜!

地盘只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辽东明军对阵建奴留守军队取得的一次次大胜,堪称经典之役。

三虚一实的策略,以周遇吉、曹文诏、刘兴祚三路偏师成功吸引了建奴大部分留守兵力,卢象升则率领三万禁卫军精锐借道朝鲜攻入宽甸,百里奔袭攻入建州,兵不血刃打下建奴旧都赫图阿拉。这一连串的战斗,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展现了卢象升强大的指挥水准。孙传庭扪心自问,若是自己在卢象升的位置上,也未必能打出如此大胜。

占据多少地盘倒不是太重要,重要的是,经过一连串的战役,极大的削弱了建奴实力,根据战报,到现在为止,辽东明军共斩杀建奴留守旗丁将将近两万人!

满洲八旗全部加起来总共也就六七万旗丁,被杀了这么多,绝对是伤筋动骨。

而这还只是统计的斩首的建奴旗丁数目,至于被杀掉的的建奴妇孺数量,则根本没有统计在内。

反正,镇江、宽甸,乃至整个建州,现在几乎成为一片废墟,生活在那里的建奴妇孺百姓,或被杀死,或被掠往皮岛。

而辽沈一带也是如此,剩下的建奴旗丁龟缩在沈阳、辽阳两座坚城之内,完全放弃了辽阔的平原,曹文诏、刘兴祚各率大军正在辽河平原纵横驰骋,到处攻灭建奴村屯,杀戮建奴妇孺百姓,偌大的辽河平原,现在到处都是狼烟战火。生活在辽沈平原的建奴妇孺百姓有多少被明军所杀,谁也不知道。

而伴随着杀戮的,却是无数的辽人得到了解救。当年辽东陷落之后,生活在辽东的上百万辽民或被建奴屠戮,或逃往辽西皮岛,在辽东活下来的也有数十万人,都被建奴当做包衣奴隶,过着猪狗不如的日子。

而现在,在辽东陷落了整整十年以后,这些辽民终于被解救了出来,他们或被送往皮岛辽西,或被编为归义军,正协助辽东明军攻城略地。

根据刚刚接到的来自辽东经略的通报,更多被解救的辽民,会绕过辽阳城前来辽西安置。这些被解救的辽民都来自辽沈之间,卢象升未雨绸缪,早就担心建奴主力从大明境内撤退,已经分批遣送这些辽民前来辽西。

根据通报,第一批辽民约七千余人,即将渡过辽河进入辽西境内。身为蓟辽总督,孙传庭有安置这些辽民之责。寒冬腊月,天寒地冻,一旦安置不好,恐将会有很多伤亡。

建奴主力即将回归,辽东大战将近,却又有无数辽民需要安置,事务可谓繁杂。

这场大战关系重大,身为蓟辽总督,孙传庭必须迅速带兵前往辽东支援卢象升参加战斗。但陆续赶来辽西的辽民也得安置。仔细思考后,孙传庭写了一封奏疏,派人八百里加急送往北京,请朝廷迅速派出一位大员前来辽西,负责辽民之安置事宜。

然后,在接到朝廷出兵命令的当日,孙传庭便率领大军开出山海关,经辽西向辽阳城而去。

这些年来,辽西一直控制在明军手中,建奴最远也就深入到宁远。在辽西有完善的道路驿递,宁远到山海关之间有着诸多堡垒。

大军一路开拔,不需要携带太多粮草,所需可有沿途城堡提供,故而速度极快。不过过了宁远以后,城堡数量就很少了,宁远东北就只剩下一座锦州城,所需粮草都得由民夫辅兵押送。

大军一路向东北,过了大凌河到达广宁时,孙传庭终于见到了第一批迁移来的辽民。

一眼望去,数千百姓行走在雪地上,行色匆匆、面色呆滞,孩童的啼哭声不时传来。

男人们或赶着骡车马车,上面载着粮食锅碗瓢盆,车辕上坐着女人孩童,更多的人没有车坐,在雪地上艰难的跋涉,不时有人摔倒在地,蹒跚挣扎着起来。

寒冬腊月,数百里的跋涉,对很多普通人来说,已经到了极限,所以孙传庭在他们脸上根本没有看到被从建奴手中解救下来的喜悦,更多的是茫然无措,是对未来的恐惧。

“末将东江游击刘兴基拜见督师大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