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36章 好高骛远看时机(第一更)(2 / 2)

加入书签

曹云彬愣了愣,很快又想到了办法。

“卖到哪去?一斤价钱几何?密集种植枣树,生虫子了如何处理?”李易还有问题。

“卖……卖……华州的东西卖到哪去了?卖给李东主你。”曹云彬看李易。

“我不买,河南道知道今年送到长安多少大枣吗?从渭南往西北、北边、东北,哪个地方种的枣都比渭南好吃。

我想要大枣,为什么不在那些个地方宣传种植?甚至派人过去指导种植?”

李易指新疆、陕西更北面、山西一大片地方,还没算河北省,光是河南道就提供了大量的枣子。

包括他那时的河南本地与山东,渭南不适合全民种枣,种一点自己吃还行。

“那……”曹云彬大受打击,自己好不容易想到个办法。

“百姓到时候耽误了其他的工夫,又赚不到钱,你拿脑袋扛也没用。

拍脑门决定,拍胸脯保证,在我面前,却绝对不允许拍屁股走人。”

李易知道曹云彬心思是好的,没考虑捞政绩,只想为百姓办事。

只不过想问题太简单,华州和同州的产业,自己李家庄子收东西,当然可以发展起来。

李家庄子要是不收呢?收那么多大枣有何用?渭南就不适合专门发展成大枣之乡。

一般是容易出现旱灾的地方才要多种枣树,固土防沙。

同时越旱枣子越甜,吃几颗枣子,就像一块果糖能够让人维持住一天的生命一样,关键时刻。

另外枣木的木材好,同时门前有枣树,夏天乘凉,再有邻居偶尔打个枣吃,邻里和睦。

渭南挨着渭河,有平原地区,有山地,还有台塬地貌。

现在渭南在大力养殖牲畜和鱼,耕种面积形成台塬长梯田格局。

整个京兆府长安外的二十个县,李易都规划好了。

渭南枣树有,却不需要专门政府干预。

真想发展,李易可以说一家种五棵枣树,不用多。

百姓自然会种,五棵够用,还不用操心管理。

曹云彬像犯错的孩子一样低头,闷声道:“不种了。”

“种,别不种,咱们渭南柿子树也不少,用柿子树来嫁接枣树,挂果速度快。

咱们这边都是涩柿,处理起来很费劲,主要是价钱不高,一般制作成柿饼还行。

红枣比柿子贵,为什么不教百姓更熟练地嫁接?

还有山里红树嫁接山楂的,苦杏嫁接家杏。

落实下去,从最小的方面开始。

如果每一棵柿子树嫁接一枝枣树,到时候枣子产量上来,咱们制作蜜枣啊。

大唐如今各地养蜜蜂的人增加,蜂蜜的价钱会随之下落。”

李易说蜜枣只为举例子,小枣才做蜜枣,小枣不甜,卖不上价,所以用来制作蜜枣。

大枣本身就好吃,凭什么还要用别的东西来衬托?

大枣一般晒干了就行,保存在通风的阴凉处,不然其本身会持续糖化,最后烂掉。

曹云彬对着李易深施一礼,服。

他终于知道差距了,自己想着成规模的事情,没考虑卖给谁。

李易根本不需要考虑卖给谁,利用当地的柿子树为枣数增产,枣子多了,百姓自己吃也行。

甚至考虑到了小枣制作成蜜枣,因为推广土蜜蜂养殖方法了。

蜜蜂分巢,数量增加,枣蜜想来也不错。

关键李易没批评,也没指责,仅仅是问了几个问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