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81章 二百一十七万(第一更)(2 / 2)

加入书签

之前是借用畜力带动翻车提水,效率感人。

有了抽水机效率得到质的提升,实现了盐田不间断周转,产盐量提升了数倍。

抽水机可以把海水输送到更远的地方,盐城那边又在远离海面的地方开垦了更多的盐田,又进一步增加了盐的产量。

现在文易担心的不是盐不够吃,而是太多了吃不完。毕竟现在总人口就那么点,对盐的消耗量远不如前世那么大。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等他统一了天下能把盐价压到历史最低,让所有百姓都能吃上盐。

……

相对来说蒸汽机的研究进展就不是很大,依然没有解决功率控制难题,实用化的蒸汽船和火车暂时还只能停留在设想中。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蒸汽机就没有实用性,抽水机就不说了,矿山对蒸汽机的依赖就非常大。

下一本奏折是工部的,就重点提到了蒸汽机的作用。

这本奏折主要汇报了钢铁产量,年产达到了一千六百吨。

得知南洋诸岛有大量金属矿藏且很多都是露天的,张鸿就和打了鸡血一样,培养了数千名勘探人员,对南洋岛屿挨个进行勘探。

每发现一处就建立矿场,抓捕奴隶进行开采。

蒸汽机也投入到了矿山开采行业,主要作用有两个,一个就是上面所说的抽水。

第二个作用是运输。在地上修建木制轨道,把蒸汽机固定在一头拖拽矿车,大大提高了运输效率。

种种因素综合在一起,唐国的钢铁产量连年呈跳跃式增长。而且很多矿山才刚刚投入生产,产能没有完全释放。

接下来几年都是钢铁产量的暴增期。

文易大概估计了一下,三五年后稳定在五千吨还是没问题的。

这个产量在前世连个小作坊都不如,但在这个年代冠绝全球,超过其他各国的总和的数倍。

钢铁产量的增加,很多以前没能力搞得东西都可以尝试一下了。

比如铁甲舰……当然,这个要等到蒸汽机的配套技术取得突破才行。

嗯,铁甲舰光有蒸汽机还不行,对甲板钢的要求也很高。必须耐腐蚀,否则船在水里待不了几天就腐蚀了。

但这难不住文易,作为一个冶炼行业的人,要是不知道两种耐腐蚀钢铁的配方都不好意思出门。

生产条件的限制,前世那种高质量的造不出来,低配版的还是没问题的。

……

因为是年底,这些奏折基本都是各部门的汇总报告,文易翻看之后对国家的总体情况有了立体式了解。

把这些奏折翻完之后他本来以为应该就没了,可一低头发现旁边还有一摞子。

心中不禁有些纳闷,今天的奏折数量不对啊,怎么多出这么多?难道哪里出事儿了?

不应该啊,要是出事儿了卫尉司那边肯定有密信送过来啊。

他拿起第一本奏折,发现还是薛大元写的,就更奇怪了。打开看到里面的内容,眉头就忍不住皱了起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