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 无可言说的悲惨(2 / 2)
所以按规矩,他们临敌两发之后,是可以撤到后面去的,久而久之,清初还必须掌握一定肉搏技能的鸟枪兵,到了乾隆年间,也开始不练肉搏什么的了,现在这种被对方冲到身前的情况,手里的鸟枪绝对没有木棍好使!
于是,保兴没等到他熟悉的鸟枪轰鸣声和大团大团的烟雾,反而是他的前军惨叫震天,鲜血四溅,失去距离的鸟枪兵们面对大刀长矛,毫无还手的能力!
一看要遭,保兴也顾不得救援正在遭受屠戮的鸟枪手了,他大声指挥着军阵缓缓后退,企图利用鸟枪兵争取到的这点时间,在河边再次结阵。
结果他太小看白莲教精锐的冲击力了,这些精锐跟着王聪儿转战上千里,不但吃穿训练比绿营兵好的多,他们更是白莲教的狂信徒。
结果就是保兴不管怎么指挥,始终无法结成阵型,狂奔而来白莲教军朝兴汉镇绿营发起了一波波的冲击,如果不是后面就是沙滩河的话,兴汉镇这会保管已经崩溃了!
不过就算他们没有崩溃,也无力对白莲教军产生什么威胁,一场遭遇战,结果打成了几乎是单方面的殴打。
十六岁的周小正拿着一杆比他还高的长枪,四处游弋着,他的眼神,犹如一条寻找猎物的毒蛇般阴狠无情。
每被他找到一个无暇他顾的绿营兵,周小正就会大叫一声,用手中的长枪,叉鱼般将他的猎物捅翻!
这个才十六岁的小子,早已是白莲教军中小有名气的杀人魔王,如果不是年龄小了点,他早就可以独领一军!
而在这个杀人魔王称号背后,却有着在这个时代很普遍,但又让人无法言说的悲剧,苦大仇深,这四个字,安在他们身上是再适合不过的。
周小正一家,是标准的棚民,所谓棚民,是指那些居无定所,只能在山上搭个棚子居住的流民。
他们或是因为丢失了土地,或者为了躲避苛捐杂税而选择上山开荒,梦想着能开垦出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
到了乾隆末年,湖北郧阳一带的棚民数量已经相当多了,最少是数以百万计,而这些上山的棚民,都是各地来的流民,自然也没有什么宗族组织。
而在古代,没有宗族这一层的保护,生存是非常困难的,对于我大清的差役来说,这些棚民简直就是长在地里的庄稼!
因为在古代社会,行政力量到县就为止了,下面多被甲长、乡老控制,交租交税都由他们完成。
相应的,官府的差役就很少下到乡下去,自然也就没法直接欺压乡下的乡民!
而在郧阳这里就不一样了,没有宗族的保护,这些棚民也基本是黑户,面对官府来的衙役根本就无力反抗,随便来个衙役就能给这些棚民安上各种罪名,然后抢走他们本就不多粮食,甚至是妻女。
当时郧阳一带的衙役,把知县衙门下发的准予下乡巡查棚民的票据称为发财票因为那到这个票据,就能肆意勒索山上的棚民。
不单如此,这些棚民还要受当地的木厢厂、纸厂、铁厂等厂主的残酷剥削,有时候劳作一整天获得的报酬还不够自己吃饱,就更不提家人。
在这种情况下,白莲教迅速传播直至起义就是顺利成章的事了。
其中周小正的遭遇,在棚民中来说,是相当普遍而又典型的。
他九岁多时,矿井发生矿难,父亲下矿就再也没回来,黑心的矿主不但不抚恤,还反诬周小正父亲下矿时,拿走了他好多的工具,还挖坏了他的矿井,强行收走了周小正一家本就不多的粮食作为赔偿。
而下乡收税的衙役收不到税,就用一根草绳,牵牲口般的牵走了周小正的姐姐。
绝望的母亲想去矿主家偷点吃的给不断喊饿的他,结果发现后被打成重伤,爬回家没多久就去世了。
不到十岁,周小正就开始流浪,直到后来遇到了王聪儿,自那以后周小正就一直生活在白莲教的教友家中。
在他心里,一身白衣的王聪儿就是他的恩人,是他的母亲,是他日夜思念的姐姐,对于官府和地主乡绅,他除了恨还是恨!滔天的仇恨!
而作为先锋的这两千多人,经历都跟周小正大同小异,这些跟着满清有深仇大恨,而又悍不畏死的棚民组成的大军,别说是兴汉镇的绿营兵,就算把北京城的前锋营、健锐营、骁骑营拉过来都不一定挡得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