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七百五十七章 煽风点火(2 / 2)

加入书签

而刚刚建立的东宁王国有什么?

当然是有钱有实力啦!

这些也都是广为人知的信息,成功复国的东宁王国有着原三里坤自治州的三万多平方千米和米甲里州的九千余平方千米,再有刚刚吃下的混乱地带三家势力的两千平方千米左右,一共面积达到四万四千七百平方千米的程度。

而总人口也达到了将近三百万的程度。

这样面积、人口和实力的国家,要是放在欧洲精华地区,已经是一个不算小的国家了, 要是在十九世纪以前的时代, 这样的欧洲国家都可以算能够是影响世界局部格局的一方小列强了。

毕竟欧洲几大强国一般也就是几十万平方千米的国土面积而已。

三百万人口虽然少了些,但勤劳善良的夏裔族群占据绝对主流, 这些人口里面米甲里州贡献了大半,原本三里坤人口也只有百万出头,这是因为郑氏一直奉行主体民族政策,很少吸纳夏裔之外的土著的关系。

而米甲里州在籍人口则除了七十多万夏裔之外,还有六十多万其他族群,包括南洋其他国家的族裔和马喇甲、速木都刺等地的土人,本地土著方面却是吸纳的很少。这都是当年几个夏裔世家跟随郑家推行的政策,事实证明这种做法很明智,米甲里也因此成为勃泥王国境内治安仅次于三里坤的一个州。

混乱地带不用说,米甲里这家另外一个以夏裔为首的原勃泥王国属州,一直都是吴氏的附庸。

现在这个州合并到东宁王国后,因为面积较小只有不到一万平方千米,已经在议会通过改州为府的提案,被一分为二分别是为新潮府和新漳府,如此命名是因为米甲里最初的建立者是闽粤的潮州、漳州两地移民,在现在也多以这两个地区的夏裔为主。

虽然这两府之地并没有太高端的科技和工业等产业,但纺织业等轻工制造业却是十分繁荣,有点类似夏国的世界第一大市场“乌孝”那样,是三里坤的重要轻工业商品生产输出货源地。

每年从帛港运出的米甲里的纺织品、纸制品、文教体育用品等商品,加起来都有着上百亿勃泥盾的产值,这大大的拉动了两个州之间的经济联动。

王国新建之后,东宁内阁与议会通过的第一条政令,就是废州改府。

主要是废除了原本更近似于省的西方的州这个行政区域,而统统以府作为王国治下第一级的行政区域。之所以这样改,是因为勃泥洲岛自然比不上广阔的大陆国家,东宁王国国土规模也是较小,不适合设立过于庞大臃肿的省一级区域。

反而类似夏国地级市但辖区一般又大一些的古代的府县制,则更适合东宁王国的现状。

这样原三里坤自治州也被拆分为二,曾经的首府桑浦现在被改称承天府,也是东宁王国的都城。帛港名字未变,依旧叫帛港府。

光是原三里坤自治州拆分出来的帛港府城,其经济生产总值就已经超过原本米甲里整个州的集合,而三里坤原本的居民也都达到欧洲发达国家的生活水平,不说家家都是中产以上,起码中产就占了总人口的三成以上,剩下的也都在富裕的小康水平线上。

这可是一个很高的比例,很多发达国家都不一定能够达到呢!

在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后的这三十多年来,原米甲里州也在三里坤的经济发展带动下富裕起来,就如同夏国改革后的那三十年,从原本的贫穷落后变得人人羡慕。

因为只要肯干就不缺一口饭吃,工作机会很多,社会稳定向上发展,在这两个地区很少有真正的穷人,这就令很多外国打工者羡慕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