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55章 (三五四) 家人托辞(1 / 2)

加入书签

温馨家庭很温暖,家人之心是港湾;

心已受伤思归家,家人托辞让心寒。

“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老窝”。

人们常说,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由此可见人们对家的爱恋,对家的情怀,也可以从中看出远方游子对于家的思念和依赖。

“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话概括出了人们在佳节即将来临时候对家里亲人的思念之情,显示的是血浓于水的亲密关系。

其实,不但但是到了佳节时候的归心似箭,还有在伤心失意时候,人渴望得到家人的温暖,希望得到亲人的关怀。

于是,在王红云心意已决的情形下,她无论如何也不回自己的这个让人伤心的家,这个事也确实让张文学很伤脑筋,大费周折,但是一时也着实找不到更好的去处。

毕竟,张文学也不可能“冒天下之大不韪”把王红云领到自己家里面去。即使抛开自己的爱人李淑媛吃醋不说,单是外界人们的流言蜚语也会把张文学给淹死的,更何况也会让把面子看得千斤重的父母觉得很没有面子,很丢脸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既然自己都不愿意收留人家,又能把红云姐送往何处呢?

张文学思来想去,最后终于想到红云姐的娘家。张文学想,哪里的地方也不如红云姐自己的娘家这个温暖的港湾呀,反正张文学觉得挺合适的。

于是,张文学马上和红云姐商量,问她能否到娘家去暂住一下,等他们夫妻夫妻关系好点的话,再回家去住。

不料,红云姐其实也并不喜欢回娘家暂住,红云姐的理由其实也很简单。一是不喜欢让父母看到自己目前的困窘局面,二是自己在父母的眼里也并不像一般乖巧的女儿那样重要。

要说原因嘛,其实也是由自己那个不争气的老公一手造成的。

当初王红云的婚姻是通过媒妁牵线促成的。在当时,对于王红云的这桩姻缘,无论是王红云的父亲还是王红云的母亲都不看好,主要原因觉得王红云的这个对象好像不太可靠,而只有王红云觉得这个小伙子比较机灵,会来事儿,以后可能有较大的发展前途,而且王红云还听说他家是做烧制砖瓦生意的,那经济方面肯定会不错的,所以,王红云就擅自做主答应了这门亲事。

因为家长一开始就不看好他们俩的婚姻,所以,王红云的父母看在孩子执著的份上,也虽然勉强答应了这门亲事,但是,王红云的父母从此对于王红云的对象都是不冷不热的,最多也就是在表面上敷衍一下子。

最初,王红云的对象也能够忍受着两位老人的淡漠表情,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王红云的对象也不再想当初一样忍耐着,有时在脸上也有了不屑一顾的表情,再也没有了当初求亲时候对父母的谦恭态度,甚至在大年初二本应该去岳父岳母家磕头的重要时刻,有时候也借故不去看望老人,更不要说平时对老人的关切和孝顺了。

这样,久而久之,王红云的父母就不把这个女婿当亲戚了。即使王红云生了孩子,也只是王红云的妈妈带着稍许的鸡蛋和米面象征性地去王红云的婆家去了一趟,也并没有发动王红云一家一户的大娘婶婶们隆重地到王红云的婆家吃个喜面。

在王红云的娘家,王红云倒是有个哥哥,哥哥也娶了媳妇,并且也有了一个女孩和一个男孩。而且,王红云的哥嫂倒是对王红云不错,甚至在了王红云落难时候,因为躲债居无定所时候也曾经打算让王红云一家搬到家里居住,只是后来王红云的父母硬是不同意这个“坏”女婿进家,所以才没能够收留他们这一家子人。

当然,事情的结果还是不错的。

王红云一家人因为无人收留,等人就暂住在小河村的一个废弃机井屋子里面,而遇到洪水以后,这一家子人被张文学等人救了出来,在张文学的帮助下,村里又给张文学一家盖了新房,置办了家居,后来又给王红云安排了工作,王红云一家人也算是有了最好的着落,王有了最好的归宿,王红云一家人也算是阴差阳错地被好运撞了一下腰。

生活到了这也不行,那也不中的地步,任谁也没有一个很好的方案;事情到了左也不行,右也不中的程度,即使对于最聪明的人而言,也是一个不可左右的难事。

说实话,张文学好歹也算是个聪明人,但是此时此刻张文学其实也没辙了,也不知道应该把红云姐送到哪里比较合适一些。

所以,张文学还是认真地分析了一下目前的窘迫局面,并且头头是道地列举了其它地方不能去的道理,尤其指出自己家里更不适宜让姐姐去的若干理由,最后张文学也坚决地表明了自己的无奈,并且郑重陈述这件事情必须马上解决的态度和立场。

王红云倒也理解张文学的难处,每当看到自己这个可爱的弟弟伤心不已的时候,王红云甚至感觉比起自己受的伤害还让人痛心,所以,这时候王红云也觉得自己走投无路了,而且这次是自己去娘家,也没有带老公和孩子,兴许父母会宽宏大量,然后再同情一下受伤的女儿,最后可能会让自己在娘家住上一阵子的。

于是,王红云同意张文学的请求,然后决定自己回娘家去住一段时间。

按照王红云的意思,王红云自己回娘家就行,也并不需要张文学陪同了。王红云觉得现在就已经很麻烦张文学了,总不能总是折腾人家吧,何况自己如果真的遭受娘家人拒绝的话,自己在张文学面前也确实没有任何颜面的,那样的话,又如何是好呢?

于是,王红云就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张文学,张文学一听在理,于是说:

“那好吧,我就在你娘家附近等你的好消息,等你的事情妥当了,我就回家就是了。”

王红云听了张文学的话,也就独自满意地朝着自己娘家的方向走去了。

小河村子本来就不大,所以,不一会,王红云就走到了自己娘家的大门,虽然是晚上,但是王红云回娘家其实也没有费力,王红云在从小河小学到家的这条路上也走过这么多年,哪里有坑,哪里有土堆,王红云都心知肚明,对这里周围的情况也真算是再熟悉不过了,王红云即使闭上眼睛也能够找到回家的路,即使在最最漆黑的夜晚也能够独自安全回家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