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29章 他从大山里走出来(2 / 2)

加入书签

他家离乡上很远,要步行十公里到乡镇上读小学、初中,早出晚归。

他从小锻炼出的脚力很好,走山路疾行如飞如临平地,他身材不高但身体健壮脚掌宽大,走路时身体前倾,步子大、步频快,一般人很难跟上他。

那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取了县城中学。

县城离他所在的乡村有三十多公里的崎岖山路要走,没办法,家里给他凑些钱寄宿到一远房亲戚家里。

1978年,年满16周岁的程有福,以应届生考上了本科录取分数线,多出二分。

在填报志愿时,他毫不犹豫填报了本省医学院药物学专业,结果,他顺利录取了。

他肩负着大山里乡亲们的殷切希望,家中父母、兄弟姐妹们的谆谆重托,从此,走出了大山!

“吱吱吱……”

接新生的大巴车停在了学校广场上,随车的师傅招呼大家,“赶紧下车,已经到学校了。”

从大巴车上孤零零下来一个土小子,看他的穿衣,发型和长相,就知是从贫穷山区里来的。

也就一米六五左右的个子,国字脸,颧骨微突,皮肤晒得黑黑的,肩上扛着棉被垫絮被单之类的包裹,手里提着一只脱了皮的破树藤箱。

他愣在学院广场上,眼前是一座座高楼,有些晕。

上高中时县城中学都是平房,整个县城里少有的楼房也就二三层高的小楼房。

妈耶,这里七八层楼房都是面积挺大的,有图书馆、男宿舍楼、女宿舍楼,理化实验大楼。

看着别的新生都有家长或学长们,帮着一起大包小包的往楼前的报到处赶,他也不着急,笑呵呵的傻站在那。

乖乖,这校园真大啊。

是的,这土小子就是程有福。

从一个偏远山区的农村来到省会城市,一切都是那么新鲜,都是那么的繁华。

走出大山前,他从未见过火车长什么样子,高楼大厦里的电梯是怎么上下的。

进入大学后他同样勤奋苦读,成绩依然名列班上前茅。

他运气正好,在学校里遇见了他的恩师张文宾。

张文宾跟程有褔是同县同乡。

他出身于廿世纪三十年代初期,家族是县城里的中医世家。

年青时离开家乡参加新中国建设,是新中国成立后培养的第一批药学类大学生。

程有福入校时张文宾是医学院药学系副主任。

他瘦瘦长长的个子,头发蓬松留长,平时里不太爱修边幅,是个喜欢做学问研究的传统学者。

张文宾对这位年少的同乡很赏识,贫苦出身,学习很用功。

程有福按国家政策申请了最高等助学金,即每月22元,只能勉强其吃饭。

张文宾每月在生活上经常照顾他,隔三差五请到家中为其改善生活,买些衣衫鞋袜等,而且在学业上鼓励他更上一层楼。

张文宾把程有福当自己的儿子一样看重。

程有福不负恩师重望,仅依靠每月22元的生活补助费,和后期每月9元的奖学金,再加上张文宾平时的生活照顾,四年本科间他没向家里要过一分钱,每年回家还能带几十块钱回去补贴家用。

本科毕业后,程有福直接考取了张文宾的硕士研究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