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20章 【开设学堂】(2 / 2)

加入书签

那些工匠和商人,被国家视为不能生产粮食的人。

社会地位便也不高了。

不管任何时代,吃饱肚子永远是最重要的事情。

十个人被扔到荒岛上,地位最高的人,永远是能够给大家获得食物的人。

只有人人都有饭吃的情况下,才会再重视其他的行业。

嬴扶苏听了冯职的话,想了想这才说道:“目前来说,粮食问题仍然还是最严峻的问题。”

这话说出来,其中的意思已经不言而喻。

冯职点了点头,心领神会。

是啊……粮食的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就去谈什么士农工商的社会地位,那是不现实的。

嬴扶苏又和冯职商议了一些关于开设学堂的细节,其中冯职也提出了不少提议。

这条政令的推广范围并不算大,只是肤施县和大河以南的几个新设立的县。

总共加起来,也没超过六万户黔首。

所以政令很快便草拟完毕,对几个县和乡发了下去。

开设学堂首先要解决的不是学生问题,而是教师的问题。

一道政令,县府的官吏们开始拜访那些各行各业之中的佼佼者。

邀请他们抽出时间,去新开办的学堂授课。

木匠、铁匠、水工、医者、精通农学之人,都在邀请范畴之内。

最初的时候,这些邀请遭到了一些工匠的抵制。

这些工匠,都有自己的学徒。

也都多多少少带着些许藏一手的态度。

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这样的事情,可是实实在在会发生的。

不过郡府却说,在学堂教习学生,是可以得到爵位的。

这就让很多工匠蠢蠢欲动。

爵位,对于工匠们来说,还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因为那代表了吃喝无忧和社会地位。

秦法的诚信,不需要质疑。

不少工匠便抱着尝试的心态,应邀去当了老师。

嬴扶苏提出设立学堂这件事情的时候,也没有多想什么。

但等这些政令真的推行,却一石激起千层浪。

首先沸腾起来的,恰恰是最寻常的黔首们。

对郡府要设立学堂,黔首们其实并没有特别感兴趣。

但就如嬴扶苏所说,学堂管饭、每户赏粟米、免除徭役这样的条件,没有任何人能够拒绝。

郡府给的实在太多了……

尽管有一些人还带着观望和迟疑的态度。

但是仍然有大量的黔首,将自己将的小儿第一时间送到了郡府开设的学堂。

一时间,上学堂成了黔首们之间最热门的话题。

以往临近十月颛顼历年关,人们相互之间的问候都是今年收成如何。

然而今年,黔首们之间的问候,则成了:

“你屋送了几个娃去学堂?”

“赏粟了吗?”

“能给娃们减免咧徭役,也挺好滴。”

根据一些县府官吏的描述,送小儿来上学堂的场面就跟卖小孩儿似的。

来的时候提个小儿,走的时候提一袋子粟米。

冯职看了下面官吏的汇报,也是有些忍俊不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