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6章 无尽岁月一点甜(1 / 2)

加入书签

好在脚程不是太长,不远处已经可以望见苔寺的门楣,余志可以告别心中那份惴惴不安。

女车夫稳稳当当得停在寺庙门口余志付给了报酬,女子再次鞠躬,并且用英语道谢,之后转身迅速小跑离去。

余志目送其离去,直到健硕的身影渐渐消失在视野里。

余志把刚刚找回的零钱整齐叠放在钱夹里。

刚刚的女车夫英语发音还算熟练,但也在口语上迥异于其他亚洲人种,只是因为日本人的语言平假名和片假名的发音习惯,导致了人在口腔发育时有了特别的变化,基于经验,或许,他们可能说德语会比说英语更加悦耳。

余志居然还有心情去思索这个问题,可见他的心情显然和在国内的紧张压抑已经截然不同。

难得他没有觉得眉心发沉,已经解放自己的大拇指。

想到这里,他的嘴角不由得牵出一丝浅笑,难得的独处时光,久违的悠然自得。

想着凡是去过京都的国人,都会忍不住感叹,此地太像我们魂牵梦绕的大唐胜景。

无论是寺庙、街道布局、民居、甚至就连街头古朴的广告牌子,都在向世人诠释着寂静之美。

余志踏入山门之前,他特意将手机调成了飞行模式,来此的目的便是想让自己的心沉浸在山林幽宇的古朴静逸之中,可以体道问禅,更怕嘈杂的手机铃声打破属于这里的肃穆古雅。

人在旅行中,自然会将时间定格在当前的所处的情景模式中,拉开长居时空和旅居时空的距离。

不同环境的时空切换,加上旅居空间文化意境的交融,为慰藉旅居途中间或失意的灵魂。

苔寺,原名西芳寺,和日本很多普通寺庙一样,都保留了中国唐朝的建筑风格,此处因为其地表覆盖的一百二十余种苔藓而称奇后来被世人渐渐唤作此名。

在大殿周围的石条上,竹林深处抑或是郁郁葱葱的参天古树之下,都覆盖着颜色深深浅浅,参差不一的苔藓,搭配着泉眼里的汩汩潺潺而过的流水。

日式庭苑的小意境总是不经意间充满了禅意,但又和中国本土文化意境有很大的不同。

日本的古代建筑和古代城市规划是筵席了中国的唐朝遗风不假,但这种文化对那个年代的人,终究还是舶来品。

谦虚的日本匠人也并非生搬硬造,这样的意境是结合了当地的地理文化特质,而非简单复制。

追究其根源,莫过于此处的国土狭小,临海近,空气湿润,而且四季相对分明。

因此,日本庭苑设计艺术从一开始就和国内的设计理念不一样,他们不太注重修建大规模的亭台楼阁,却是着重突出自然风景的秀丽幽静,善于利用苔藓修竹,未经雕琢的条石和木质榫卯结构的汉唐风格的建筑相结合,完成了自然和建筑的完美契合。

在静谧黛绿的园林造景中,余志信步停停走走似乎走在寂静的旧时代的时空中,让人流连忘返。

余志慢慢蹲下歇脚的间隙,见着地上一簇簇浅色的苔藓,那上面点缀着星星点点的小苔花,微小的生命却是那么多精致,未知这么小的生命可以存活几时呢?

耳畔传来一阵阵寺庙钟声,在空山中引起阵阵回响。

余志感觉到内心恬静,似乎烦恼都随着悠远的钟声,渐渐远去。

再低头看看那些细小苔花,就像世间的芸芸众生。

余志蹲得久了,渐渐感到脚和小腿似乎慢慢失去了知觉,便起身,顺势坐在旁边的条石上。

余志顺手摸了摸风衣口袋,从里面掏出来随身携带的纸和便签,写下来自己内心的点滴感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