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羿帝俊考略(1 / 2)
这几章关于帝俊和羿,之前说过这个背景看公众号的考证。不过可能有许多读者没关注过公众号,看得还是有点糊涂,我把考证搬过来一下。
看过的就略过不用看了。
另外这也不是什么学术,只是一个写作背景依据,所以可能(必然)有谬误,欢迎讨论。.CoM
但不管讨论出什么结果,已经是按照这个依据写了,所以故事不会改(手动狗头)。
一,首先说羿:
目前比较主流的认知是,羿是一个善射的代称,其实可以有很多羿。射日的是大羿,尧时代的;篡夏的是后羿,夏朝东夷有穷氏首领,也叫夷羿,因为做了夏后所以叫后羿。二者差距几百年,是两个人。
而我这边的观点是,羿确实是代称没错,但射日的羿和篡夏的羿,其实是同一个人,因为演化托古之后,诞生不同的故事,成为两个人。
所以本书的羿,是一个人,射日和篡夏的都是他。
1,本没有大羿这个词,这词是袁珂为了区分两个羿而生造出来的,原本的传说就是“后羿射日”。
那么两个后羿是否有关呢?
2,我们来看看“后羿射日”这个传说的最早出处。
最早有两个出处,一个是屈原《天问》:“羿焉彃日”,彃就是射,这就是后羿射日的最早来源。那么这个羿,指啥时候的人?
在同一篇《天问》里,还有这么一句“浞娶纯狐,眩妻爰谋。何羿之射革,而交吞揆之?”这里明显就是夏后羿与寒浞的故事。同一篇诗歌里的同一个羿,可以确定这个“羿焉彃日”指的就是夏后羿。
另一个出处《山海经》,“尧时十日并出,尧使羿射十日,落沃焦”。
需要说明的是,现在可见的《山海经》版本里,是根本没有这么一句话的。之所以认为山海经有过这么一句话,是唐宋时别人引用《山海经》提到这么一句。
所以这事儿有两个说法,一是别人引用就是瞎引的,就像我们编一句鲁迅说一样,其实鲁迅这话我没说过;二是原本的山海经里有这么一句,但原本失传,留下的版本没这句。
无论是哪种可能,总之我们知道《山海经》也是不断经过后人增补的,这一段文字真正出现在什么时候很难说。如果出现在屈原之后,那就极有可能就是从屈原那句发散而来,加上庄子的尧舜对话里的“十日并出”这事揉合,形成了尧时代的大羿射日故事。如果这句压根就是唐宋人瞎引的,那这个出处都可以推翻,按屈原《天问》为唯一出处即可。
3,夏后羿的经历中,存在可以和射日相对应的事件。
《史记》:帝仲康时,羲和湎淫,废时乱日,胤往征之,作《胤征》。
《左传》也有,虽然没提到讨伐羲和,但提到了夏朝这次日食事件,可做侧面佐证。
帝仲康是什么时候呢,就是羿流放太康之后,立了太康的弟弟仲康做傀儡,此时的掌权者就是羿,所以仲康伐羲和,其实就是羿伐羲和。
羲和是日官,后世演化为太阳神、帝俊妻,等等,总之都和太阳相关,传说的十金乌,就是帝俊羲和所生。
羿讨伐羲和这段历史,是不是“后羿射日”的原型?
当时出现了日食,和射日的传说是不是对上了?
《天问》毕竟是诗歌,不是纪实。所以屈原的“羿焉彃日”,是不是后羿讨伐羲和/或者日食事件的文学表述?
4,关于后羿射日可能是夏后羿故事演化托古,这个说法也不是网络时代人们发散的思维,学界本身就有。详见《中华文化人物辞海·文化人物》,1998年出版,史仲文胡晓林主编。
5,为什么羿的事会被扯上尧时代,山海经为什么会出现那么一句话,也有相关考证,但这个考证主要与帝俊相关。
二,现在说说帝俊。
帝俊这些主要摘自百科,加一些我自己的串联。
因为这一块的考据太繁杂,我也懒得详细去写了(水平也不够,这真要考据起来已经可以出书了),反正写多了大家也不一定爱看,那就简单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