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2 / 2)
“是。”
随着其他人面色沉重地陆续离开以后,李默看着自己这个最出色的后代,沉声道:“此事你如何看?”
“此举对大夏如何暂且不论,对我李家……”
李仁嗫嚅了一下,终于还是说道:“怕是会自此而衰啊……”
说罢惴惴不安地看向自己的父亲。
虽然李默现在已经不在朝堂任职,也无爵位在身,不过一介白身。
但在家中,依然威严甚深。
不说大夏以孝治国,就算没这层关系,政治资本也都握在此时的族长李默手中,李仁除了官位之外,还真没法跟他父亲相比。
他这番话,实在有些直白了。
没想到李默却并未生气,只是面色越发阴郁,长叹了一声。
随即说道:“你说得不错。不过对大夏,恐怕是件好事。”
李仁闻言一愣。
“虽然我也没法完全预见后续变化。但陛下登基以来,所作所为那一样不是惊世骇俗,但你可见过有失败的?”
“……”李仁默默摇头。
李默苦笑一声,“只不过,这次这把剑,却是斩落到我们头上来了。”
随即端正神色,肃然道:“但就算如此,我们还是要拼上一拼。祖上基业,怎能在你我手中断绝?”
看着他凝重的脸色,李仁心中一惊,讷讷道:“父亲,此事怕不容易阻止啊……”
李默听到这话,却轻笑一声,面上也有所缓和,“我们想要撼动此事,那自然是蚍蜉撼树,但最要着急的可绝不是我们。”
李仁微微一怔,他没明白李默话中的意思。
按理来说,此事最需要着急的无疑就是他们这些人。
论起权势,在普通百姓眼里自然高不可攀,但比起那些最上层的大家族,却又算不得什么。
也正因如此,最容易被新兴阶级所取代。
像晏家、白家之类的,根本不会在意这种变化。
这些顶级门阀在大夏扎根太久了,久到已经跟皇族同气连枝,一荣俱荣,根本不会去争夺这些利益。
他们的立场与皇帝一般无二,只看重国运变化。
而且,这些家族之中人才辈出,如果真就以才能论,他们能把官位拿到手软,反而要有所收敛。
李默摇了摇头,提示道:“你不要忘了宗室。”
李仁双目一亮,瞬间明白过来他的意思。
大夏是有宗室存在的。
所谓宗室,便是指的皇族血脉,随着时间流逝不断开枝散叶之后,血缘关系与皇室比较亲近的那些人。
这些人跟皇族子弟或多或少都有些血缘关系,却又算不上直系亲属,已经出了五代之外。
时间久了,成为了一个庞大的人群。
当然,虽然是远亲,但也不是谁都算是宗室中人的,在这个过程中,会不断有血缘稀薄的人被驱逐出去。
历代统治者,对于宗室的处理都比较慎重。
一方面,宗室之人具有皇室血脉,也就是理论上存在继承皇位的可能性。
一旦皇族没落甚至血脉断绝,这些人便是皇帝候补。
所以宗室本身是不能太靠近权力中心的,防止产生不该有的心思。
毕竟从正统性上来说,这些人也符合条件。
但与此同时,这些人以为血缘关系作为纽带,能称得上是皇帝铁杆的支持者。
所以也不会太过疏远。
秦昭就把礼部中的大部分职务分给了宗室中人。
当然,他当初做这个决定,倒并非看重这部分势力,而是为了用来换取这些人当初对于废除九卿制度的支持。
彼时的他刚刚登基,而且继位之事也需要宗室出力,不得不进行妥协。
现在又有不同,宗室的权力,这些时日以来是不断被削弱的。
尤其是随着进文吏,推恩令等一系列举措下来,越来越多的民间文人进入学宫,又从学宫开始填充到文官体系。
尤其是内阁的形成,又进一步压缩了六部的权力,宗室自然不好受。
但之前这些变化,总归还是温水煮青蛙,并没有大开大合地去削弱他们。
然而这次科举制度,却是直击要害,可以想见宗室的权力绝对将被大幅瓜分。
李默眯着双眼,轻声道:“你观望一下形势,找机会去问问秦大人的意思。”
他口中的秦大人,指的便是礼部尚书秦宇了。
如今是宗室之中权力最大者,先皇在时也曾担任九卿中的宗正一职。
“我明白了。”李仁点了点头,心中思量着后续应该如何去处理此事。
......
与此同时,晏府之中,也出现了些许声音。
今日是晏青君回到族地的日子。
平日里她公务繁忙,基本都居住在大都督府之中。
族里基本都是由她父亲管理,晏青君很少插手。
不过偶尔她还是会回府一趟,看看族中子弟的情况,考教一下后背学识。
如果有表现出色的,她也会带去培育指点一二。
就像当年晏常对她一样,她也愿意承担起爷爷赋予她的责任,把晏家发扬光大。
对晏常来说,除了大夏之外,最看重的就是晏家了。
当然,与一般的小家族不同,在晏常心中有一杆称,先是国,之后才是家。
否则当年他也不会悍然舍弃三公之位,并且在后来舍生为国了。
自幼跟随晏常学习的晏青君,如今也是这种心态。
但今天回到晏府中的她,心情却不是很好。
如今在晏府之中,也传遍了关于科考一事的流言蜚语。
连李家这种家族都能知道的消息,晏家自然不可能不清楚。
不过族人的态度,却让晏青君越发烦躁。
自从她修行有成以后,已经很少出现这种情况了,上一次情绪有这么大的波动,还是晏常逝世的时候。
“爹,你的意思呢?”
此时的晏府正厅之中,族人们都正襟危坐。
晏青君看着上首的父亲晏平,轻声问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