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32章 安慰(1 / 2)

加入书签

白驹过隙。

以前姜云枫对这个成语从来都没有什么深刻的认识,只是会在工作之余感叹一下而已,但很快就会再次投身于工作。

但现如今,姜云枫对这个词算是有了一点儿切身实地的感受。

他自征和四年春天刘彻东游之际来到了这西汉,经过了征和五年的春天现在已经来到了始元元年,已经整整两年了。

两年的时间他似乎遇到了很多的事情,也似乎是做了很多的事情,但现在回头看一看好像也就那么回事儿。

刘彻死了,在弥留之际还带走了上官桀和桑弘羊,给他的儿子刘弗陵留下了一个烂摊子,还让自己这个装神弄鬼的仙人辅政,而自己这两年好像也没有什么成就。

戍防边关,虽然说是有他拿出来的炮弹之功,但说到底还是西汉的底子还算硬。

推广仙粮,可先不说眼下这仙粮之中仅仅只有地瓜被推广开来,就说这土豆的退化速度很快就没能解决,更何况还有更适合作为主粮的玉米才刚刚开始起步。

虽然已经是一人之下的丞相,但姜云枫却有了一种自己什么也没做成的感觉。

“丞相,车马已经备好了。”

刘弘的声音打断了姜云枫的思考,他将视线从刚刚抽芽的柳树上收了回来,转身走向了那代表了丞相身份的驷马拉车。

今天他要去枳道一趟。

倒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他的目的主要是安抚一下哪些看着年景好了而从山野之间重回闹市的隐居百姓。

先前姜云枫将这些人定为了南迁的主要人群目标,不过由于先前枳道的百姓因不听朝廷的建议而损失不少的事情所以枳道的百姓大都选择了南迁,姜云枫就让人将一部分回归的隐居百姓安置在了枳道。

而他此行的目的除了安抚这些百姓之外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将枳道的田地作为试验田,用来培育和耕种玉米。

枳道临靠霸桥,与灞水和浐水交汇的地方很近,地势平坦且不缺少水源,除非是干旱到极点的年头几乎不担心这里会缺水,而在对待玉米的问题上姜云枫一直都极为重视,这里算是最好的试验田了。

玉米和地瓜不同,不仅不能像地瓜那样插藤种植不说就连产量也比地瓜低不少,所以姜云枫在种植和照料玉米的问题上一直都很重视。

虽然离皇宫并不是最近的地方,符合姜云枫要求的地方也不仅仅只有枳道这一个地方,但综合下来看枳道已经是最适合的了。

皇宫周边又是博望苑又是宜春苑的早就已经被刘彻在位时建造的建筑物占据了,而镐池和镐水那边的开发速度还很慢,仅仅只够用来栽种土豆的,对比之下枳道就能了最合适的地方。

说起来有些可笑,同样是从船上带下来的东西,地瓜最迟明年开春就能遍及西汉的北方,但玉米仅仅只够这些重回社会的流民种植。

虽然主要原因是姜云枫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地瓜上,在地瓜的培育上费了不少的心力,不仅一年四季不停歇地育种还让百姓帮忙,但不得不说这一切的原因还是产量问题。

产量的差别导致了育种和推广的结果不是一加一等于二那么简单,地瓜和玉米相比数量的增长要用平方来算。

“丞相,到地方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