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0章 文会公余兴未涯 溪头野亭辩纷解(四)(1 / 2)

加入书签

文会尚未正式开始,不少自以为有本事的士子也是缓缓入了座,等着面前的几位先生开言。

陆羽眼瞧着杨容禀出言,拱手回道:“冒昧问问这位先生,此次文会可有不许童生参与?”

杨容禀也不知哪来的火气,哪个学子在他面前不是规规矩矩的,就算是授业西席出言不逊,身为学生也是乖乖地接下来的。

得亏陆羽不是杨容禀的学生,气得这位老先生瞪圆了眼睛,咋咋地哼了一声不再回言。

身旁的沈丘倒是脸色如常,詹惠皱了皱眉头,毕竟这年头尊师重道乃是每位学子的规范,即使不是自己的授业恩师。

况且陆羽方才所执的竟然是同辈之礼,也不知道是故意行之还是真的不知道。

古人常言:“人之常尊,曰君,曰父,曰师,三者而已……君之于臣,父之于子,力有所不及处,赖师之教尔,故师之德配君父。

可见尊师重道的重要性,可惜现代社会中,如此的美德也渐渐不觉得一会儿事情,可能是教师逐渐演变成一种常用的职业,不同以往了罢。

詹惠原本还对陆羽怀着好感,眼见陆羽无礼之举,心中淡了下来,但却并未出言刁难,静静地站与着。

眼瞧着场景不对味,许久未开口的沈丘朗声道:“诸君远来,不易,此文当谈制艺巧,无高下异,固所愿尔为见诸生。”

沈丘心底是快活的,看着眼前这些活泼,朝气蓬勃的学子,不由自主地回想起来年轻时候的积极。

身旁的一老叟听闻皱了皱眉头,并未多言,只不过回了头和杨容禀低语一二,只见杨容禀又是哼了口气,似乎下定了决心。

不远处凉树下的两丑紧张地盯着这一幕,生怕陆羽得罪了先生被逐出开来。

“弟啊,你说说陆羽怎么想的?”

丑俊摆起哥哥的架子,偏过头来敲了敲丑杰的肩膀,丑杰转过头叹了口气。

“我也不晓得,不过陆羽哥这次应该是想要博名的。”

“博名,博什么名?”

丑俊一脸不解。

不过这次,丑杰却是没有回应,惹得丑俊的一阵白眼。

草坡之上的几位老先生正商量着题目如拟订,围过来一块言语着。

此时只听得沈丘又开口道:“既然今日难得聚于此地,那便以君子之守为题如何?”

虽然沈丘出的题目与今日的氛围不搭,但如此也是好用的,正规的八股出题,题目是简俗的,但想要写出妙意的时文却是不易。

正如古人常言的:以之食材作食之馔易,而欲以人之食材为可口之食战。

制艺同样如此,用简单的题目反而是考验学子的技巧和功夫,也不怪沈丘出题如此。

诸位老先生顾望一眼,点头称是,毕竟在场的就数沈丘声望之最,即是已经致仕,在官场也还有不少学生的。

“沈公所言极是,大道至简,果真是也。”

“怀仁公谬赞了,只不过不太想难为这些小子们。”

被称作怀仁公的正是方才和杨禀容低语的老先生,正大笑着和沈丘谈论题拟之妙。

诸生得了题目,自然是皱眉苦思冥想,题目是简单的。

君子之守出自《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二节,专攻孟子本经的学子自然是乐开了花。

可本经不是孟子的学子,也是不惧的,君子之守可言的实在是太多了。

尤其是孔孟之言关于君子之守的,君子自古就是,先秦时候,君子多指的是君王之子。

而随着入儒学的发展,君子”一词有了德性,历代儒客文人以君子之道自勉作为行为规范。

当然这都是题外话了,却说眼下的诸生,倒有不少落笔入字,满满自信耽误模样,真有几分君子之风。

诸位老先生拟订了题目,缓步竟然离开席位,往着萧山亭的方向,陆羽不禁诧异。

抬头一眼,周围的士子却习以为常,默默低头思考,或是落墨一二。大抵是如此的场景见得多了。

陆羽心里想着:“怎么和我想象的文会不太一样,不应该是谈事论文,流觞曲水般一样嘛。”

随即便低下了头,坐在藤席之上,默默思考着沈丘此题的意思和破题之法。

童生试中,府试考诸生,俗称选秀才,只考《四书》八股文。

如此一想,陆羽便有了主意,快速地下笔道:“守之而不以君子也,克己也,禀怀也。”

如此一来,破题便是有了的,陆羽想起后世的辩证法,但也不敢多用,毕竟是要符合孔孟之道,尽量引圣人口气才是正解的。

陆羽所想的大概思路便是起讲呼应破题,提比引用圣人口气做出对比,中比则是客观比较。

后比一大股,两两对照如此一来,结构便清晰明朗,正如写文章一般,多多少少得有点大纲,总不能想到哪写到哪。

些许特例除外,不过适合的大纲的确是能让思路清晰的,更能有下笔如有神的感觉。

束股自然是总结八股全文,内核自然是总结,突出主题为心。

陆羽有了思路,自然是落笔有神,四书五经一年来,陆羽有着前身的基础,后世的记忆方法,自然是滚瓜烂熟。

不过“滚瓜烂熟”可远远不够,这只是八股文的基本功而已,诸位看官应该是了解的,便不再多做解释。

除此以外,还需要背诵相当数量的唐宋古文,名家名篇,诸如诗韵之类的,总而言之,只读四书五经是远远不够的。

陆羽心中有了思索,随着悉悉索索的声音停了下来,忽然想起朱熹对于此句的注解。

于是便想着如何在此基础上,如何在大结上出一些自己的见解,但是必须要贴合圣人之言,甚至可以说得是朱熹一家之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