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68章 中秋将至(1 / 2)

加入书签

一场暴风雨,来得突然,去得也快。

风雨过后,碧空如洗,丰收的喜悦正式降临,与此同时,又有一股勃勃的生机悄然开始酝酿。

便如秋播。

秋天播下的种子,不会马上发芽,却会在经历一冬的严寒之后,厚积而薄发,于阳光之下争取雨露,快速生长。

便在这样的日子里,郑仁基亲自带队,带着包括长子郑玄毅长女郑丽婉在内的一众族人前往长安。

悄悄走的,趁着夜色。

几乎同一时间,几个主要分支也都精挑细选了人马,各自上路。

便连一些早已淡出家族事物,平时在族里没什么存在感的小偏房,意识到这可能是个机会,也都纷纷派出子弟。

这真不是背叛。

更不是四分五裂。

应该说这是一记阳谋,跟武帝时期推行的推恩令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便连包括长孙家在内的关陇,这次或多或少被算计了。

但本质上有着极大的区别。

因为推恩令带来的是分封制的瓦解,而新官学,却只是推动门阀世家内部洗牌。

换句话说,不论怎么选,不论谁起来谁下去,王氏还是王氏,郑氏还是郑氏。

姓是不变的,变的,只是代表这个姓氏说话的人。

不过话又说回来,郑仁基带领的这一房又的确不一样。

因为这里面有一桩陈年旧事,就因为那件事,郑丽婉迟迟没能嫁出去。

这也是李二做梦都没想到的。

诚然,作为个人,他向往自然科学之道,他也清楚的知道那才是方向。

可作为帝王,他不可能就因为这一点就贸然把新官学推出来,而且推到一个那么高的位置。

他之所以敢这样做,其根本原因在于他知道没人能拒绝。

因为远离中枢的山东士族,江南士族,需要这个机会。

哪怕这所谓的新官学就是掘断他们的根基,他们也不得不选择拥抱。

否则关陇就上了,好处全让关陇给占了,那样一来别说现在,便是将来,也不会再有他们什么事。

反过来,关陇也一样。

关陇以兵权起家,别看现在日子花团锦簇,如烈火烹油,实际上底蕴是不如山东江南的。

这一点他们也清楚,所以他们需要夯实底蕴。

此外,这新官学,自然科学,到底多厉害,位于中枢的他们可比在外的势力了解多了。

如此拥抱新官学本身就是首选。

更重要的是,如果他们不拥抱,那些远离中枢的势力就抱了。

这就是大势。

大势不可挡。

时代大潮之下,不进则退,很多时候是没有选择的,因为你不上,别人就上了。

也正因为这种必然,他才敢于直接将新官学置顶,并在一番博弈后顺利得到通过。

好处是很显然的。

如果说造纸术和印刷术提升了科举制度进程,大幅度加快了寒门士子步入朝堂的脚步,那么新官学的确立置顶,将会使得官场生态更加多元化。

尽管当下来说,关陇近水楼台先得月,切了新官学最大一块蛋糕,可终究台面上的人和势力越来越多了。

关陇贵族对朝堂秩序的垄断,也将迅速被打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