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72章 局势有变(2 / 2)

加入书签

这次登船之前,李炳琮格外小心,让邵屿等人先把船底船舱都检查了,确认没有问题,方才带着人上去。

还是与上回一样,分成两拨人各自登船。

这回是客船,分为上下两层,人呆的空间比那渔船宽绰多了,虽不能一人一间,但也够他们二十来个人夜间能够平躺下来睡觉。

傅芸自然是占了最大的一间,跟青萝挤一张床铺。宋珩则与李炳琮挤到了一起。

两个男人相互嫌弃,宋珩嫌弃李炳琮睡觉打呼,李炳琮嫌弃宋珩事儿多。

就这么一路顺水而下,终于在第四天的下午,过了胶州湾,抵达灵山卫的地界。

李炳琮满心欢喜,带着人弃船上岸,却并未看到赵显的人影,来迎接他的,是赵显的堂弟赵焕,一个十五岁,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

要论起来,无论是赵显还是赵焕,都该唤宋珩一声表叔。这个赵家,正是宋珩的祖母赵氏的娘家人。

李炳琮与赵显的关系非常铁,想他一定是有什么事情绊住,否则听说他来了灵山卫,赵显不可能不亲自来迎他。

“小子!长高了不少啊!你哥干什么去了?怎么不见他人?”李炳琮带着笑问道。

“世子爷,不好了!宁王联合甘肃总兵起兵造反了,昨日夜里我哥他收到军报,抽调灵山卫的所有兵力,联合山东总兵及鲁王府一起,拱卫京师。”

众人一听到这个消息,立刻变了脸色。

军令如山,赵显在接到军报之后,连夜集结了人马,今日一早,已经朝着青州鲁王府进发。

情况变化真是叫人猝不及防,跟着赵焕来到了灵山卫所衙门先行安顿再说。

因与赵家的亲戚关系,傅芸被按排到了赵显的内院里,与他的妻室一行女眷住在了一起。

战乱又起,此次两广之行,不得不就此搁浅。李炳琮则与宋珩还有邵屿等人在一起分析商议。

荣王此次兵不血刃登基,根本原因还是因为襄王及各大世家支持的缘故,他登基之后,对自己另外五个同兄弟分别使用了不同的手段,斩断了他们原先各自己的政党关系,宁王被远远送走,并且严加看管,不可能会与那甘肃总兵联系上,这其中一定是有别的原因。

邵屿思索了良久,说道:“只怕宁王起兵造反是假,有人打着拱卫京师的名义,兵临城下,逼宫造反才是真!”

宋珩也道:“是我们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区区一个登州卫所指挥使,绝不可能买通得了巡按监察御史,幸好我们未曾直接去鲁王府,否则,只有死路一条。”

李炳琮沉默着,先帝一死,觊觎皇位的,确实不止燕王一人。只这燕王性子急,当即就起兵,被他给镇压了下去。

年纪轻轻的新帝,根基不稳,如今又放松了警惕,正是下手的好时候。而现在他因为一个渔民,偶然间踏上登州府,使得蓄谋已久的鲁王提前发动了造反计划。

如此一来,整个山东乃至辽东的兵力全部被鲁王所控,对京师形成了包抄的局势。李炳琮当即决定,返回父王的藩地再召集曾经的老部下,募兵北上勤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