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满载而归,新的变故(2 / 2)
“是。”
郭嘉严肃道:“主公已获得凉州世族、关中士族的全力支援,和太|原王氏也已定下联姻,即便没有颍川世族相助,取天下也不是什么难事。”
顿了顿,郭嘉又强调道:“叔父,郭嘉也是颍川人,在这里说句掏心窝子的话。若是此时支持主公,勉强算得上雪中送炭。若是再过些时日,雪中送炭变作了锦上添花,那价值可就要小得多了!具体如何取舍,还望叔父慎重考量!”
“你和文若都这么说……”
荀彝有些迟疑。
若是单单只是一个郭嘉,信誓旦旦地说秦霄必然能取天下,他肯定是不信的。
但荀彧也这么说,荀彝就难免信了几分。
两个出身颍川的顶尖大才,都这么言之凿凿地断言,那么即便秦霄不是百分之百能取天下,这概率也是不低。
而对于世族来说,除了多面下注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点在于,若是非常看好某人,便一定要尽可能早的下重注。
这是为了捞取最大的一份好处。
正如郭嘉所说的。
雪中送炭,和锦上添花,付出同样的好处,得到的收益却会天差地远。
“这秦侯……”
荀彝的态度已经有些松动,但还是纠结更多一些:“不会和那高祖一样,过河拆桥吧?”
汉高祖刘邦夺了天下之后,当初跟他打天下的那批老功臣,下场可大多都不怎么好。
荀彝也很担心这个问题。
“叔父这个担心未免太过多余。”
郭嘉摇了摇头,道:“我这样的寒门,或许有这忧虑。但叔父可是世族啊!”
世族是什么?
无论谁统一天下,都必须要依赖世族阶层来稳固自己的统治。
若是与世族为敌,就会没有人才可用。
别人需要担心过河拆桥的事情,但世族有什么好担心的?
就算是刘邦,当时也没敢对世族下手,打压的都是一些寒门出身的功勋贵族。
“说的也是。”
荀彝立刻意识到自己犯蠢了,问了一个白痴问题,哈哈一笑,带过这个话题:“攸儿那边,郭嘉你自己去劝说吧。只要他愿意去,我便绝不阻拦。只是……其它方面……”
郭嘉知道,荀彝这是要和自己“谈价”了,当即道:“不知叔父打算给多少?”
荀彝不答,反问道:“你先说说你们想要什么?人才?壮丁?钱粮?”
“壮丁乃是世族之根本,郭嘉曾受过叔父恩情,怎会如此不知好歹?钱粮的事也好说,叔父随便拿点出来意思意思就行了。”
郭嘉露出一副人畜无害的笑容,腼腆道:“但公达来主公麾下任一谋主,叔父难道不给他派些帮手吗?便是郭嘉自己,也同样需要啊!我郭氏人丁不旺,只能来叔父这里打打秋风了!”
秦霄不需要这些世族掌握的人口,但荀彝不知道啊。
郭嘉故意如此说,就是想要在其它方面争取更多的好处。
这年头,世族对诸侯的投资,可不单单只是人才和钱粮,他们手中的奴隶,也是各路诸侯所眼馋的。
单单只是颍川荀氏,只计算身强力壮的壮丁,就有数以万计的奴工。
这些壮丁,训练一段时间,就是合格的士兵,有几个诸侯会不眼馋的?
然而,人口,也是一个世族的根本。
若是失去了人口,他们的实力就会缩水,因此每当有诸侯来索要人口,这些世族都会抠抠索索,几百上千的往出“挤”,生怕给的多了,自己剩余的实力不足以在乱世中自保。
但偏偏,郭嘉就不要这些,美其名曰“自己人不坑自己人”,好在其它地方让荀彝大出血一番。
荀彝果然中计,听闻郭嘉不要壮丁人口,当即大喜道:“既如此,我也不能让奉孝无法交差!这样,我族中小有才学之人大约有百余,去掉年龄太大和太小的,我给你一半!至于钱粮方面,也都好说!”
见达到目的,郭嘉连忙伸出手:“君子一言!”
荀彝伸手与郭嘉击掌:“驷马难追!”
……
在荀氏这里获得了五十名士子的“赞助”,算是开了一个好头。
荀攸这个同样属于三国顶尖谋士的人才,也在郭嘉的劝说下,同意为秦霄效命。
除此之外,荀彝还送上了大量的钱粮物资,总计折银一百五十万两。
——别以为这个数目很小。
一百五十万两,可能还不足颍川荀氏总资产的一个零头。
但颍川荀氏属于那种传统的“地主型”世家,流动资金本来就不多,大量的资产都在人口和土地上,能拿出一百五十万两的钱币和物资,已经算是大出血了。
要不是看在秦霄不要人口的份上,荀彝也不可能给这么多。
这其中,郭嘉的口才和荀彧的那封信,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不管怎么说,在荀氏这里收获颇丰,总算是一个好的开始。
何况,荀氏在秦霄身上下了重注,为了确保不会赔本,难免会对和他们关系密切的其它家族大肆宣扬秦霄的好处和优势,将他们也拉上这辆战车。
高门世族,尤其是本地世族之间时代联姻,本身就有很深的联系。
荀氏在秦霄身上下了重注,再大力游说之下,其它几个家族也纷纷跟上。
颍川陈氏、钟氏、韩氏……
一个个家族走过一遍,单单只是在颍川一地,四大豪门、无数二流世家和三流寒门,秦霄总计得到了价值六百多万两的钱粮、物资,以及超过四百名文人士子、一百多名低阶武将,远远超出了当初预定下的目标。
其中,还包括荀攸这个和郭嘉一样,同样达到了SSS级的谋士。
只不过,和“鬼才”郭嘉和“毒士”贾诩比起来,荀攸少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称号特性,因而比两人略微弱上一筹。
当然,这个“弱”,只是从面板上体现出来的差距。
但光是面板,并不足以体现出一个人的智慧、分析、预判能力等等。
比如说岳飞,面板上的数据低于张辽一大截,但实战中,张辽也只是在个人武力上能压岳飞一头,而统兵打仗方面,甚至比岳飞还要略微差一点。
面板只能看到属性,但一个人的强弱,并不完全由属性、特性,以及技能来决定。
三人之间,具体谁才是“三国第一谋士”,还要看以后的日子里,三人之间的表现才知道。
让秦霄觉得有些可惜的是,除了荀攸之外,这一行并没有得到其它顶尖的人才。
钟氏的钟繇已经在自己麾下。
陈氏的陈群已经投了刘备,韩氏这个时期没有顶尖的大才,倒是在“中坚阶层”的水准上比其它几家要强一些。
至于郭嘉的“母族”阳翟郭氏,那个历史上褒贬不一的郭图,也已经投入袁绍麾下。
不过,单单只是大量的钱粮物资,以及四百多名可以主政一方的低级英雄,已经让秦霄收获颇丰了。
再加上中原其它各郡,以及益州的世族,收拢到的人才不但足以填补眼下的缺口,甚至还有一定的富余。
多出来的这些也不必担心没地方安置,放到各县暂时担当副手,熟悉政务。
未来一旦进一步出兵,打下更多的地盘之后,这些人随时都可以补充进去,帮助秦霄快速掌控新扩张的领土。
大量的人才和钱粮,在大军的护送下回到关中,秦霄很快将这批人“下放”出去。
益州、中原那边,秦霄就没有亲自去跑了,让“交游广阔”的钟繇、蔡琰等人“代劳”跑了一趟。
这些地方的世家规模不大,但数量却是不少,加起来也为秦霄提供了三百多名低阶文臣和几十名低阶武将。
不过,也不知道是因为秦霄没有亲自出面,还是这些世家比较穷的缘故,钱粮物资方面要少得多,总价值只有两百多万两,其中大多还都是粮食。
秦霄倒也来者不拒,不管是多是少,只要是有好处就肯收。
在“财力”和“人才”方面大大强化了一波之后,秦霄收回心思,将注意力放在内部的发展上。
关中、中原、巴蜀三大粮仓尽入其手,再加上凉州这处养马场,只要将这些地盘开发出来,在后勤方面,秦霄将有着天然的巨大优势。
再加上神秘基地的爆兵能力,秦霄完全可以打造出一支规模达到百万甚至更多的强军,以绝对的数量来压制敌人。
唯一欠缺的,只是时间而已。
神秘基地的人口额度虽然高,但转化成高质量兵源的话,每天就只有寥寥两千多人的额度。
一个月六万六千人,需要整整一年的时间,才能凑出七十万大军来。
等到北方的袁绍、公孙瓒、曹操,以及南方的袁术和孙坚打出一个结果之后,再加上东边的刘备,秦霄可以说是被三面包围的局面。
要保证在己方防守不出问题的前提下,按着其中的一家猛揍到死,至少也需要一百五十万大军,才算是足够。
现在,秦霄手中的大军只有六十万。
要凑够一百五十万大军,至少也需要一年多的时间。
这还不算内部发展所需要的其它人力资源。
若是再加上这些,最少也要一年半,甚至更长的时间来“发育”。
现在是191年的夏天,秦霄还能在副本停留三年的时间。
拿出其中两年来发育,然后再开启下一轮的战事,对秦霄来说,是最为有利的局面。
到时候,自己发育完毕,有一百五十万以上的强军,再加上岳飞、张辽、赵云等一批顶尖的统帅和猛将,足以横扫天下。
只是……
事情并不总会按照人们的预期发展。
夏收才刚刚结束没多久,就有一条消息传来。
徐州的刘备和荆州的刘表,不知道怎么建立起了联系,隐隐露出不安分的姿态,共同调兵遣将,陈列重兵于边境,似乎对中原之地有所想法。
要知道,这两家之间,还隔着袁术和刘坚。
天知道他们是怎么联系上,又如何达成“战略同盟”的。
但事实摆在眼前。
两家的军队,都陈列在各自的领地和中原之间,有包夹豫州北部的趋势。
禹州北部,就是颍川、许县所在。
可以说,这是对秦霄非常重要的一块地盘。
控制了豫州北部,秦霄对颍川世族才有足够强的控制力,不会让他们生出异心。
若是这块地盘被夺走,对秦霄的实质性损失不大,但声望上的打击却是不可估量。
对于刘表、刘备的蠢蠢欲动,必须要以最强硬的姿态,将他们伸出来的爪子给斩断。
但摆在秦霄面前的问题是,这一战,是仅仅只以被动防御为目的,将敌人击退之后就罢手休战。
还是要坚决打到底,至少灭掉其中一家?
“我认为立足于防守更为稳妥。”
荀彧站在秦霄的立场上,表态道:“我们现在占据天下近三分之一的领土,已然有了众矢之的的姿态。若是再表现得太过强硬,难免引人忌惮。”
顿了顿,荀彧又道:“如今以袁绍为首的一批诸侯在引导天下舆论,隐隐将秦侯大人比作董贼,以至于招贤驿馆来投的士子、武人都少了许多,近一月来只有不到两百人投靠,其中大多还都是滥竽充数之辈。如此,可见天下人有多忌惮。若是再过于强硬,恐怕真的会引发众多诸侯联手围攻。”
荀彧的观点,可以说代表了保守派的看法。
王允、钟繇、蔡琰等人纷纷附和,以示赞同。
李儒却是反对道:“若是有人觊觎而不打压,于主公威望有损!且若是未来引人效仿,岂不是没完没了的要打?”
停顿片刻,李儒站起身,朗声道:“臣以为,不但要打,而且要将敌人彻底打死!谁敢伸爪子过来,不但要斩了他的爪子,还要砍了他的脑袋!如此,方才可威慑天下!”
“你这样行霸道之事,与董卓有何区别?!”
荀彧怒道:“收服天下,靠的是仁、义!行霸道之事,或可得一时之利,但却会失了人心!”
秦霄对荀彧的话其实是有些不以为然的。
什么仁义之师可得天下,不过是胜利者对自己的粉饰罢了。
真正争霸天下,靠的是钱、粮、军队,以及优秀的人才。
所谓的仁义,那是胜利者才有资格谈的东西。
从古至今,哪一次改朝换代的战争真正称得上仁义了?
那枉死的累累枯骨,那些失去了家人的遗属,会认可你的“仁义”吗?
但,不但是这个年代,乃至于后世,许多人,尤其是掌握了知识的“精英阶层”就吃这一套理论,秦霄也不好开口反驳。
尤其是这个年代,所谓的“人心”,其实指的就是士子、世族的心。
真的要拉拢人心,就必须要顺着他们这个阶层的思维方式去做。
拉拢人心这事,对于秦霄来说倒不是影响成败的核心因素。
现在手下这些人才,其实要打天下,已经勉强够用了。
有神秘基地在,秦霄对所谓“人心”的依赖也没那么重要。
真有不服的,丢进神秘基地转一圈,出来就是对秦霄忠心耿耿,死心塌地的死士。
不过,荀彧、王允等这一批“顶尖文臣”的想法,秦霄还是不得不重视起来。
但,荀彧的这个提议,其实并不是很符合秦霄的期望。
反而,李儒的主张更让秦霄认可。
有鉴于此,秦霄没有立即开口,而是高坐殿上,旁观着众人的争吵。
众人分成两派,保守派支持荀彧,激进派支持李儒,双方争论不休。
单单以文臣、谋士而论的话,双方的人数、势力其实是半斤八两,相差不大。
但在武将也加入进来后,激进派顿时占了绝对的上风。
大多数武人的思维方式毕竟还是比较直来直去,不考虑那么多后果。
你想占我便宜,那我就必须要狠狠地打回去。
哪怕是相对保守一些的岳飞,表面上看似中立,实际上也有些偏向于激进派的想法。
唯一不同的是,李儒这样的“完全激进派”,主张的是将刘备、刘表一起按在地上打死。
而岳飞的想法是,刘表看似势力庞大,实则虚弱不堪。
可以暂时先将其留着,表现出一个“看似无害”的姿态来。
而对刘备,则要趁其还没有发展起来,将其直接按死。
现在这个时期的刘备势力还很弱,虽然已经有了一些能人,但在军事方面,能依仗的依然只有他的两个结义兄弟关羽和张飞。
关、张两大堪称战神级别的人物,不但个人武力非常恐怖,统兵打仗也很有一手,属于和岳飞、张辽一样的“全能型人才”。
甚至在半神化世界的加成下,他们的潜力等级肯定是要在岳飞之上。
张飞大概率是双SS级,关羽的“武将”职业,则很有可能达到SSS级的程度。
当然,究竟是不是,也只是一个猜测,还是要打过了才知道。
有关羽、张飞两人在,再加上刘备本人也是马背上打出来的一个诸侯。
哪怕稍微拉胯了点,也不至于差到三流的水准去。
这样的对手,并不是很好对付。
不过,对秦霄来说,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如今的刘备还处于“创业初期”,手下的兵力不强。
根据秦霄的情报,刘备连徐州内部都没有完全整顿成铁板一块,甚至还要分出一部分兵力防备徐州内部的黄巾余孽。
能够拿出来和秦霄一战的,只有大致五六万人。
这点兵力,即便是刘关张三人都是战神降世,光靠人海战术,堆也能堆死他们了。
岳飞来自一千年后,深知刘备未来会变得多难缠,主张提前按死这个萌芽中的威胁,也是情理之中。
终于,在众人争论了足足一个多小时后,秦霄发出一声轻咳。
大殿中立即安静了下来,所有人都看向秦霄,等待着他做出最后的裁决。
“颍川一线的防御不足,先调兵防御刘备、刘表的入侵。至于防御战打完之后怎么样,以后再说。”
秦霄沉声道:“凉州、关中、益州、中原腹地,各自留十万守军。其余二十万大军,张辽、岳飞各自统兵十万,布防于颍川东、南,迎击来敌!”
顿了顿,秦霄加重语气:“高顺,我给你十三万人,二十天之内务必练兵完毕,支援前线!此战,许胜不许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