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4章 这只是一个开始(2 / 2)

加入书签

自己好像已经很久没有抓捕奴隶了。

最后一次抓捕奴隶,还是在第一次进入大秦副本的时候。

后来,因为人口额度提升的太快,几万几十万的奴隶,这点劳动力已经不缺了。

除了在战场上投降的俘虏,依旧会按照“惯例”送去挖矿之外,秦霄已经连续几个副本世界都没有主动去抓捕奴隶了。

不过,不得不说,收编为奴隶,确实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

身强体壮,能够达到六阶标准的,直接编为奴隶军。

其余的人口也能充当劳动力。

无论是种地还是挖矿,都是需要大量劳动力的活计。

至于奴隶是否会反抗、逃跑之类的问题,也并不难解决。

神秘基地的洗脑功能,再加上少量军队的看管,就可以将出现麻烦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关于这个决策,反对的声音并不多,也不强烈。

于是很顺利地执行下去。

一次性给数百万人洗脑稍微有些麻烦,足足花了半个多月才搞定。

不过花费的人口额度,也就相当于半天的量,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

“常真国”里的各类矿脉有不少,尽管产量不算大,但也算是一个好消息。

前线大军只要没有太大的消耗,一些装备损耗都可以就地解决,不再依赖于大秦世界的补给,对后勤方面的压力有很大的缓解。

倒是粮食,短时间内依然还得依赖大秦世界那边的补充。

不过这倒不是什么大的麻烦,秦霄在大秦世界那边留了大量会制作兵粮丸的工匠,将食物制作成兵粮丸再送到天界来,运输的负担大大减轻。

几千人的运输队,运送兵粮丸,就能满足上百万大军的消耗。

攻占常真国之后,秦霄和秦始皇商议了一番,没有立即展开下一轮的扩张,而是准备先消化掉这块地盘,并借助秦霄的神秘基地,将兵力恢复到一定规模之后,再和天庭开战。

秦霄不知道的是,因为自己几次从大秦世界“增兵支援”,天庭一方已经调高了大秦的威胁等级,短时间内接连通过了第二、第三次扩军计划。

虽然后两次的规模要比第一次小很多,但对新军的质量要求却极高,直接对标常备军“四部天兵”。

天庭并不知道,大秦世界“增援”过来的两批【血镰军】,都是在这短时间内新练出来的。

他们还以为这是大秦数百年积累的“底蕴”。

这看上去源源不绝的增兵,似乎有些吓到天庭了。

让他们不得不启动一轮又一轮的扩军计划,以应对大秦的威胁。

而在战略方面,天庭的基调依旧是防御、拖延为主,等待新军练成。

与此同时,天庭也开始全面搜刮各种珍稀宝物,做好了准备,在“事不可为”的情况下,强行唤醒那些在八百年前的大战中就重伤沉睡的存在。

尽管,这种做法可能会导致他们的伤势更重,甚至永远失去恢复的可能。

但若是真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自然顾不得那么多了。

再坏的后果,那也是以后的事。

眼下,自然还是先活下去最为重要。

不过,天庭的种种布置,都需要时间。

或许是巧合,又或者是其它。

总之,大秦和天庭,两方不约而同地决定将开战的时间延后,专注于积蓄实力,迎接下一轮大战的爆发。

而偏偏,双方对此都一无所知。

仅仅只是隐约从对方的动作上察觉到了一丝异样的气氛。

这种气氛的名字,叫做“风雨欲来”。

……

新边城,秦始皇和徐福已经转移到了这里。

除了领兵在外驻守的将领之外,大秦一方,以及秦霄这边的高层,基本上都长期停留在新边城内。

城外,是一望无边的农田。

天庭的主食和大秦世界并没有什么不同,同样是小麦。

只是,在天庭的特殊环境之下,这里的小麦发生了某种变异,或者说“进化”。

不但产量更高,而且富含超凡者所需的特殊能量。

若是长期食用,对超凡者的修炼能起到很好的帮助。

甚至能极小幅度地提升普通人进阶为超凡的概率。

也就是让没有【超凡种子】的普通人,获得这样的特性。

当然,这概率低到可以忽略不计,每几万人当中,才会有这么一个幸运儿出现。

这还是在长年累月食用“灵麦”的前提下。

这里的“长年累月”,至少是十年起步。

但效果再差的超凡食物,也不是普通食物能够比拟的。

至少,喂饱一个超凡者所需要的食物数量会减少许多。

一名七阶士兵,若是吃普通的食物,每天至少需要吃掉七八斤面条才能吃饱。而换成灵麦磨成的面粉,只需要一两斤就够了,差不多五倍的差距。

也就意味着在相差无几的产量之下,灵麦可以养活更多的军队。

常真国的城池虽少,但土地却很多。

大量的村庄零星地散落在广袤的领土上,所有的耕地全部利用起来,足以养活上千万人口。

天庭大军撤离之前,对这里造成了很大的破坏。

足足花费了一个多月时间,才初步开始恢复生产。

若是想要完全恢复,至少也得半年以上。

不过,天界的规则特殊,并无四季变化,和主世界一样,没有所谓的“播种季”一说。

因为气候常年不变,任何时候播种都没有影响,作物的生长周期也很短。

如果不是大多数作物必须要轮耕以保证土壤肥力的话,同样一片土地,至少能比普通世界多养活三四倍的人口。

光靠天界原住民,劳动力是严重不足的。

秦霄额外召唤了两百多万人,以保证生产。

其余的人口额度,除了一小部分用在工匠、医生等后勤职业之外,全部都召唤成了兵源。

最先补充到满编的依旧是【血镰军】,单纯从人口额度的角度来考虑,【血镰军】的性价比实在是太高了。

然后是【岳家军】、【陷阵营】、【先登死士】等等同样廉价,但有着满编数量限制的兵种。

剩余的人口额度,秦霄全部给到了【秦之锐士】。

三个月的积累下来,扣掉其它各种平民、后勤、兵种的消耗之外,合格的【秦之锐士】兵源仅仅只有六万人,还不够一个零头。

不过,若是没有新的大战爆发的话,【秦之锐士】可以以每月三万多人的速度补充,一年下来就是三十多万。

这么算起来,爆兵的速度也是很快的。

之所以觉得慢,只是因为和【血镰军】对比起来差距太大了。

在【秦之锐士】的规模补充起来之前,因为战损太大的缘故,好几个统帅手中的兵力都被打光,秦霄干脆将他们编入【血镰军】当中,给白起做副将。

白起的指挥上限是五十万人,但光靠他一个人,是无法让五十万大军全都发挥出应有的战斗力的。

指挥五十万大军作战,对精力、注意力的消耗极大,白起只能专注于一部分战场,而在关注不到的地方,就只能给一个大致的目标,让士兵们自由发挥,能打成什么样全看运气。

其实,这也是几乎所有统帅都会遇到的问题。

不是每一个人都像韩信那样,多多益善,有多少兵力都能指挥得过来。

哪怕是sss级的统帅,最佳的兵力配置也就是十万人。

超过这个数字,依旧能协调得过来,但战力却会有不可避免的下降。

假设指挥十万人的战斗力是100的话,指挥五十万人,战斗力可能就只有300或者400。

不过,这个问题是可以通过增加“副将”来改善的。

让其它统帅以副将的身份协助白起指挥某处分支战场,便可以很好地改善“管不过来”的缺陷。

但其实这是一种很大的浪费。

每一个顶尖统帅,都有独当一面的能力。

如果不是兵力损耗太大,没有那么多兵给众将分配的话,秦霄也不会奢侈地给白起的军中配备足足三名高水准的“副将”。

——徐晃、张郃、田单,三人手中的兵力几乎打光,剩下的那点已经不足以支撑独立作战,只能补充到其它军团当中去。

当然,等到补充了足够多的兵力,他们三个还是要单独率领一支军团的。

不过在那之前,先在白起手下凑合一下,也算是权宜之计。

张郃和田单都没什么表示,在哪打仗都一样,功劳也不会少了他们一丝半点。

倒是徐晃有些不太高兴。

好不容易从张郃手下出头,得到独自领兵的机会。

但没打几个月,自己手下的兵力就在战场上拼光了。

这当然不是徐晃的能力有问题,而是战局需要。

天庭并不是一个可以轻易平推的敌人,实力很强,甚至比秦霄这边都要略强一些。

只是天庭大军要防御的区域太多,无法将全部力量集结起来,才给了秦霄攻占常真国的机会。

但即便如此,在攻占常真国的过程中,秦军依然遭遇了极大的阻力。

一次次攻坚战当中,总是要有人抵挡天庭大军的反扑的。

不是徐晃,也会是别人。

事实上,除了被重点保护的两支骑兵团之外,其余军团的伤亡都很惨重。

只是徐晃、张郃、田单三人格外惨罢了。

在“资源重新分配”的过程中,因为他们三支军团剩余的兵力最少,直接被抽调出来,补充到其它军团当中。

不过,徐晃也只是抱怨自己倒霉,并不是对秦霄的任命有什么抵触。

抱怨了几句,还是很干脆地去白起那报道去了。

秦霄手下的这些统帅,除了关羽、张飞之外,其余人的忠诚度都很高。

再加上秦霄一直很注意和他们相处时的方式,抗命这种事基本上是不存在的。

唯一可能的例外就是关羽、张飞了。

不过,有刘备这个“人质”在手,两人再怎么抵触,也得乖乖给秦霄卖命。

但也正因为如此,关羽和张飞两人的忠诚度一直提升不上来。

随着关羽、张飞立下的功劳不断增多,按照当初的约定,这一场伐天之战打完,两人积累的功劳说不定就足够换取刘备的自由了。

到时候,这“桃园三兄弟”如何安置,也是一件颇为让人头痛的事情。

秦霄在考虑着,是否要改变一下对他们三人的态度。

刘关张三人,除了刘备有些过于腹黑之外,秦霄对关羽、张飞两人的印象其实都是很好的。

关二爷自然不必多说,在华夏文化中,关二爷几乎成了信义二字的化身。

张飞虽然看上去有些蠢,只会一句“俺也一样”,但真上了战场,也是一名极为可靠的将军。

现在这种别扭的关系,秦霄能让关羽、张飞为自己效力,但却很难得到他们的真心认可。

甚至于,在秦霄不久之前和关羽的谈话中,后者隐隐透露出,一旦积累了足够的军功,赎回刘备的自由之后,他们有离开秦霄势力范围的打算。

虽然这只是关羽一个人的想法,但也让秦霄隐约有些不安。

秦霄不可能言而无信,答应的事情必须要做到。

一旦关羽和张飞积累够了军功,秦霄肯定会赦免刘备的“罪行”,还他们自由。

但,秦霄也不希望失去关二爷这一员猛将。

能统兵打仗、能率军冲阵、步战骑战双精,能攻又能守,这样全面的人才,即便在秦霄手下也不是很多。

何况,关羽和张飞联手的时候,还有某种加成效果。

不过,在一开始就有些“扭曲”的主从关系之下,要如何才能让关羽、张飞二人真正归心,也是一件颇为让人头痛的事情。

纠结了好久,秦霄还是一点头绪都没有,只能暂时将此事放下。

反正再快,至少也要到这次副本结束之后才需要面对这个问题。

至少在这次副本之内,关羽、张飞两人,还是很可靠的帮手。

……

随着大秦、天庭两方十分默契地休战,战争的节奏仿佛一下子慢了下来。

天庭一方在暗中加紧征兵,同时准备着唤醒一个个沉睡的强者。

大秦这边,秦始皇负责后勤,秦霄负责练兵,倒也配合的十分默契。

各类物资源源不断地从大秦世界送进天界,再在新边城分门别类,或是直接送到各处驻军营地,或是送去工坊加工。

常真国外围,一道防线已经渐渐有了雏形。

虽然简陋,但却将最外围的数座城池连接了起来,形成一个整体。

若是天庭主动进攻,必然会遭遇迎头痛击。

修筑防线这个举动,其实已经是在明示天庭那边,大秦不打算在短时间内开启第二轮大战。

于是,双方的“默契”再一次加深。

天庭大军后撤数十里,同样开始修筑防线,似乎想将大秦的军队围困在常真国。

秦霄没有去管天庭的动作。

传送门所在的平原十分辽阔,天庭再有钱,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修筑起一道长城,将整个平原都封锁起来。

常真国这边被困住,大不了从其它防线进军就是。

虽然两边停战,但斥候的交锋反而愈发激烈。

双方都在拼了命地刺探情报,试图掌握更多的信息。

战争是一场不透明的游戏,在秦霄的视角,天界的地图几乎全部都是黑色,根本不知道那些被“战争迷雾”笼罩的区域之中,天庭在做些什么。

反过来也是一样。

广袤的平原,以及常真国内,都成了天庭一方的“视野盲区”。

更不要说,这这片平原上,重重大军守卫之下的位面通道另一端,还有着一片比天界广袤了许多倍的辽阔世界。

双方都无法获取到对方的信息,只能靠猜,自然会有各种各样的不安。

斥候的侦查被防线和大军阻断,几乎无法深入敌方腹地。

偶尔得到了什么情报,也都来不及传回,就已经被截杀。

为了获取更多的情报,双方不约而同地发动了小规模的进攻,为斥候的刺探做掩护。

这种交锋,战斗的规模并不大,而且多在一些边缘地带发生。

少则数千人,多则最多三五万人。

双方都需要时间发育,大仗根本打不起来。

这种小规模的交锋,便成了最好的试探途径。

然而,涉及两个世界,即便是“小规模”的交锋,其总体规模也是一个让人惊叹的数字。

双方都没有出动真正的精锐,秦始皇从大秦世界调集了大量的二线部队。

说是二线,其实也是达到了六阶精锐的水准,只是没有掌握超凡之力罢了。

天庭一方,同样以六阶军队应对。

几乎每一天,都会有数场不同规模的战斗爆发。

在双方几处重要的边界线,试探性的进攻从来没有停止过。

有时是大秦试图突破天庭的封锁,深入天界腹地。

有时,则是天庭想要破坏大秦好不容易修筑起来的据点,阻止大秦在常真国站稳脚跟的念头。

虽然每一场战斗的规模都不大,但战斗爆发的频率却异常惊人,总体伤亡也达到了一个恐怖的数字。

仅仅第一个月,大秦的二线部队伤亡便超过三十万,天庭一方也有几乎同样数字的兵力死去。

而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