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44章 伙头军中的冷面伙长(1 / 2)

加入书签

吕哺安也是与旁人说着话,多为一些相识的狐朋狗友,看到了,无不兴奋的过去,聊起边关之战事。

于权贵子弟而言,时下朝廷虽说让他们出征,但借着各家各户于边关的关系,自能保到他们本人不会处于前线之地。即是战功这种东西,便是想要,也能要到的,关键在于手段。

“你们都说说,谁知道朝廷发了什么疯,直接让我们上战场了?我问了我家老头子,你们猜怎么着?我家老头子,直接把我打了一顿。”

便是于吕哺安的旁边,一个青年正一边吃着瓜子,一边唠嗑道。

这模样,完全不将校场当校场,当做了自家的后花园一样。却见旁边之兵士,也没过来搭理,甚至还有军吏点头哈腰地帮忙递水什么的。

吕哺安恰好认识此人,此人是东京城内王侍郎府上的。

其父大宋兵部侍郎,主持军政要事,自无人不给之面子。即是吕哺安身为宰执之子,但因私生子,身份不怎么出彩,于此人面前,也不自觉的矮了一个头。

其余人等,面对王家公子,也多恭敬。

权贵纨绔之间,分三六九等,即是从军了,亦然如此。

为王家公子所问,很多人都愣在了原地,吕哺安恰好知道其中一些原因,此中自是和刘平拖不了干系。

但看王家公子这嘴脸,加上内中还涉及自己的一些小秘密,吕哺安自无心去说道。只是站在一旁,做看戏之模样。

权贵子弟之间,一直是有仇报仇,现在将之聚在了一起,那就相当于老鼠窝。

放眼望去,另一侧,又一位权贵子弟走来,此人乃是当下吏部徐尚书之子,平日间,便是与王家公子不对付。

面对王家公子,徐家公子,也经常是没事找事,两人明争暗斗好几年了。

“打起来!打起来!”

吕哺安心中大呼小叫者,反正与之来说,正是看热闹不嫌事大。其余人等见此,也多往两边散开,打算等着看好戏。

至于军吏,自晓得谁也惹不起,遂非常自觉的寻事去做。只要不惹出人命,还是不插手的好。谁晓得中间一插手,会惹怒哪位权贵?

而如之普通将士,只要得罪了这等权贵子弟,怕就怕直接连命都会没有了。

眼看着两边人都撸起了袖子,两方之相争一触即发。

便在此事,一个穿着深黑铠甲的男人走了过来,此人一看就是本部领兵之将。

且说起来,其人当年亦为东京城内一霸,只是这些年来,于军中从事之后,整个人看起来稳妥不少。

正是当今主导西北战事的大将曹玮之弟,大宋开国元勋,济阳郡王曹彬之子曹琮。

“打啊?怎么不打了?

当年本将军于东京玩耍的时候,你们这群小屁孩,还在玩泥巴。

现在处于军营之内,就是我说了算,让你们打,且不打,是不是想让我自己动手?”

曹琮整个人,有种难言的气势在内,即是于众人说道间,这种气势散发出来,亦是震荡人之心灵。

不错,正是久经战场,锻炼出来的杀伐之气。

曹琮见几人被自己吓住了,冷哼了一声,然后用手里的马鞭,指向前方的空地道:“不想打架的都去站好!这句话我不想说第二遍,可都听明白了?”

“明白!”

但见稀稀拉拉的声音,曹琮的眉头不自觉的皱了起来,将马鞭狠狠的打在了地上,但看一个深壕于面前。

“汝等可是都没有吃饭?说的什么?我没听清楚!”

当一行权贵子弟,再鼓起嗓子喊过一声后,曹琮方点了点。

而在此间少年们,训斥一遍后,曹琮自己则是乐得逍遥,躺在一旁的椅子上,看着面前的营寨。

至于其中之训练,却是交给了一旁的部将。面对如此,许多人嘴上虽没说什么,但心里哪里少得了腹诽?

可却无人再有抵触之情绪。

无他,这曹琮即之背后的曹氏,那可是同吕氏一样,属于大宋大族之中的巨无霸,底蕴丰厚,即是顶级的权贵,也不敢去惹。谁晓得其之背后,到底藏了多少的能量。方才还拽的不行的王、徐两位公子,再无之前的气势,老老实实的站起来队列。

旁侧,曹琮看着这一切,嘴上无话,脸上却是带着淡淡的忧愁。

这里的忧愁,自不是担忧眼前的这群纨绔拖后腿。说实话,即是将这群纨绔拉到战场上,也是平白浪费粮草罢了。

其人即出身于将门世家,在入伍以后,也是花了很长的一段时间,方慢慢的适应,无论其他人。

而之实际忧虑者,正是为西北之战事。

前番他受命回京,于太后天子,另有朝中诸公,详细说明了当下敌我双方之悬殊实力,尤以骑兵,是以为大宋之于短板。

可惜到头来,这个短板依旧未有得到解决,反而又徒增了眼下这么一些累赘。

在离开之时,即昨日与今日之间,也不知道有多少人,在探得是他带领这群纨绔后,亲自登上了曹氏的大门,以寻帮助,便是想让自家的子嗣能够平平安安,最好还能满载荣誉而归。

于这些人的想法,曹琮可是嗤之以鼻。

不想出力,又想拿好处,哪里有这么简单的事情?

便是还没有到前线,曹琮心里,已经想好将这些人安排到那个去处了。

便是兄长闻起来,他亦不怕。

上战场,就是来打仗的,可不是嬉闹!

曹琮有着自己的道理。

相隔数里之外,刘平已然踏入营内,在面见了一个叫刘飞的同姓校尉以后,其本人语气不错,暂时被安排到了大军之内的伙头房内。

伙头房之所以不错,是因为不用担心饿着,便是于战时,也不需要冲锋在前,于后为本部人马,烹煮好饭食就行。

这可能是那位刘校尉,但因是宫里亲自安排的,所以特别之照料。

随之,张内侍与刘平一作告别,刘平本人就被带到了伙头房之内。

还别说,伙头房内部的人员配置还不收,因要管上千人的伙食,足足配备的有十来个人。

不,算上刘平的话,实际刚刚到十个人。

十人为一伙房。

伙房之首,是以为伙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