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52章 再见(1 / 2)

加入书签

8个月的时间可以做到许多事,也可以做成许多事。

戚韵工作室在这8个月的时间里,除了扎扎实实地做节目,还对全员的业务提升做了详尽的培训计划,精进能力、扩充队伍,以自我突破应对商业环境变化和团队的成长瓶颈。

在人才配置上,戚韵工作室先后从央视国际频道和中国顶级记录片制作团队挖了两波人过来,一方面增加栏目的全球化视角,一方面在拍摄手法和表述方式上有所创新,不让观众产生模式固化后的审美疲劳。

最终在充分评估,确认工作室具备了一周期的制作实力后,第三季《戚韵访谈录》计划从双周更调整为单周更。

在工作室宣布节目调整的内部会议上,团队灵魂戚韵道:“有很多节目,刚刚推出的时候惊艳众人,观众们买账,收视率暴涨,被奉为良心之作。

但为什么如此做了几季之后,节目影响力就逐渐式微,口碑和收视率直线下降?

在座的都是行家,每个人心里都应该清楚,压倒骆驼的,从来都不是最后一根稻草,这其中既有资本的过多干预,也有观众对节目套路模式化的过度熟悉,还有节目创意组自身创新能力的疲软……还有很多客观因素,我就不一而论了。

但若追问内因,我觉得最主要的是制作团队丢了做节目的初心。

我们《戚韵访谈录》不是神,无法做到屹立不倒,更无法保证能避开坑洼的低谷,永远走向高处的辉煌。

但前面的路无论怎么走,我都希望大家,希望我们戚韵工作室的全体人员,都能带着自己加入这个团队的初心来做好每一项工作。

只有我们用心去做事,观众才能关注我们做的事。

作为媒体人,我们需要冷眼旁观这个社会,不偏颇不加私欲。

同时我们也要用热度去围观这个社会,因为你只有躬身入局,才能感同身受。

不知不觉间,《戚韵访谈录》已经开播一年,走过两季了。

这两季,我们分别取得了9.4分和9.2分的好成绩,我们也用自己的力量,推动了这个社会向上、向好发展的有力步伐。

从即将推出的第三季开始,我们的《戚韵访谈录》就要进行周播录制了,这是行业对我们栏目的认可,是观众对我们栏目的期许,也是我们自己对自己的挑战。

此刻说了这么多,就是希望,戚韵工作室的每一位成员、伙伴,始终牢记我们媒体人的使命,不忘我们栏目组的初心,做出我们自己满意且骄傲的节目。”

戚韵说完,掌声四起,志同道合者的相逢就是别人说的每一句话,都代表了自己的梦想与心声。

掌声结束,戚韵又道:“同时再宣布一个消息,省台新闻频道节目主持人田美正式加入工作室,工作室将推出全新栏目《田美生活》,栏目将以故事片的拍摄手法,关注平凡群体,讲述他们在生活中平凡而不普通的‘田美生活’……”

上有全球视角,下有民生百态,戚韵的野心,藏不住了。

《戚韵访谈录》三季第一期采访选题戚韵确认的非常迅速——GT。

在去往GT拍摄的路上,当最后一个120秒的红灯亮起时,潭潇望着GT国际高高的总部大楼,想起了当年那个刚刚毕业的潭小少爷:“姐,人生真奇妙,这是我分到省台以后,第一次跟你出外景的地方。我还记得当时门前人山人海的,他们都怕GT破产,全家失业。”

戚韵笑道:“好意思说,大冬天耍漂,就穿个小破皮夹克,结果冻的录像机都扛不稳,拍出来那玩意简直没眼看。”

潭潇一听马上反驳:“我哪拿不稳了,我那录的多稳啊,不信我把素材翻出来让你再瞅一遍,绝对稳。”

戚韵盯着潭潇瞅了一秒钟:“呵,呵呵,可拉到吧,新闻出来你那天录的一共也没用上几条,没琢磨琢磨是怎么回事吗。那时候没说是不舍得打击你个没啥经验的生瓜蛋子。”

说完戚韵又道:“哎潭小潇,你知道为什么那次是我们第一次出外景拍摄,又为什么自那天以后,你们同批的三个实习生,我就只带你一个人了吗?“

潭潇略有不解:“啊?不知道啊?这还有说法呢?不就是原来跟你一起出去采访的工作没分到我这来吗?”

戚韵道:“那是因为我不乐意带你。就那天晚上采访GT,我选的搭档也不是你,而是另外两个人。结果郭台说其他两个都不想来,就你能过来。那我就没办法了,没得选,就只能对付用你了。真的,当时我一见你开车窗叫我韵姐,我都老绝望了,心想着,这么重要的事谁来不好,怎么偏偏来的是我最不看好的那一个。”

潭潇一拍方向盘:“擦!这不欺负老实人呢么!不过姐我多优秀啊,那时候你为啥不看好我啊?”

戚韵道:“染个小黄毛,嬉皮笑脸的,一点不踏实。”

潭潇道:“切,那是小爷的魅力!哎,幸好啊,幸好我来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