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906章 农、墨两家的号召力(1 / 2)

加入书签

顾清菱可不只在书香院建了三个学院而已。

她在书香院设了三个学院,标志着农人阶级、匠人阶级也能了属于自己的学院,有一个可以学技术,提升自己的地方。

虽然还不能科举,但是但是……

不要忘记顾清菱之前曾经专门搞过一个后来转成姚家技术院的“姚家下人培训院”,就是这么一个东西,看似专门给人培训“下人”的,可人家教得多啊,什么伺候人的活,什么账房先生,什么女红,什么家务打扫,什么刺绣,什么厨艺……

知道这些东西有多实用吗?

女人掌管中馈要会的东西,人家都教。

做为管事,有管事的教法;做为底下的下人,有下人的教法。

一层一层分上来,老百姓学到的就是技能,他们拿着这些“技能证书”就能更好地找到工作,拿到更高的工钱,也不怕被人给骗了。

因为,他们识字。

就算不识字也没事,开设在全国的“姚家技能培训院”配备了专门的讼师先生,只要你是姚家技培训院出来的,你就可以稍微花那么几个铜板请讼师先生帮忙过个目。

要是遇到了关司,或者主家不讲道理,也可以请谁是先生帮忙打关司。

姚家技能培训院的后台是谁?

崇亲王府+姚家。

一般只要不是特别不长眼睛的,一听讼师先生是从哪里出来的,都不敢乱判案子。

当然了,你要有那个本事收买姚家技能培训院的讼师先生,那是你的本事——前提是,千万别让姚家技能培训院的其他人抓住,他们或许不如讼师先生会钻律师的空子,但该学的律法,在上培训课的时候,基本上都会讲一讲。

比如账房,别看只是一个做账的,那也得遵守大明律法。

约定成俗的规定是约定成俗的规矩,但再是规矩,也没能大过律法的道理。

三大学院还没出来时,老百姓还只能偷偷摸摸的学,好家伙,等三大学院一出来,尝到甜头的众人顿时挺直了腰板,感觉有了奔头。

谁说我儿子/女儿是学着去伺候人的?

人家明明上的是技能培训院.

学个技能咋了?

能养活自己,不丢人。

啥,我家是闺女?

屁!

人家姑娘都能进农家学院、墨家学院、公输学院,凭啥我家姑娘还不能学个技能?

你怕不是眼红妒忌,脑子有病。

……

顾清菱没有直接去挑读书人的神经,但她在方方面面提升底层女性的经济地位,让这些女性自己,让这些女性的亲人尝到了甜头。

再加上立女户的规矩,这一下子,可不就撬开了一个口子?

你说女人不能读书识字?

那……那些女先生哪来的?

不一样?那是人家请到家里教的,是教女德,而不是大庭广众之下如何如何。

可我也没在大庭广众之下啊,我是在专门的学院里。而且,女人读了书,又不是为了参加科举,她们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女德”,为以后打理中馈,为未来嫁人做准备——读书识字,是为了以后更好的教育孩子;学习各种技能,是为了辅助未来的夫君安稳小家,有什么毛病?M..coM

至于什么女人学了这么多东西不安于室,老是挑男人的刺……

疼女儿的娘家人跳出来了:“屁!他要真对我女儿好,我女儿会挑刺?”

“我养大的姑娘,又识字,又打得一手好盘算,又持家有道,我自己都没享受到女儿的孝顺,他不对我女儿好,我凭什么把女儿嫁过去,让他糟蹋?”

“自古以来,门当户对,嫁家穿衣,我挑什么刺了?我就是想找一个配得上我闺女的,不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