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获得国际性大奖难呐(1 / 2)
把一些细节商量完之后,刘良把歌曲配乐的U盘交给主办方的人,让他们去拷贝一下。今天,他表演的时候就要放这首歌曲的配乐。
快节奏、易于上口的歌,永远比温吞如水的慢歌更加容易讨好歌迷,尤其是年轻的歌迷。
只有销量没有奖项,或者反过来,只有奖项没有销量,都不可能满足一个“传奇歌手”的要求。没有荣誉加身,还叫什么闻名于世,还怎么为华人正名什么,宣传什么?
虽然说音乐类的奖项,诸如格莱美,音乐协会大奖等等,不至于像好莱坞的奥斯卡一样,审美可以完全脱离普罗大众。但大众审美和所谓的专业审美之间,依然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
朗朗上口、旋律魔性可并不是一个音乐应该有的全部。
这和年龄有关,从来都不能指望一群平均年龄快五十岁的乐评人老头子,还能像年轻人一样热血沸腾。
摇滚很多时候确实不分年龄,但另一方面,摇滚却又是以年龄划分最为明显的音乐类型。
绝大多数三十岁以下的年轻歌迷,最重视的是“旋律”;而三十到四十五岁的歌迷,重视的是“技术”;四十五岁以上的歌迷,则更多相对看重的是悬而又悬的“感情”。
刘良所准备的这首歌考虑的内容必须必须三者都包含,虽说是摇滚音乐节上的表演歌曲,但是并不能改变这首歌曲作为《缝纫机乐队》海外宣传曲目。想要冲奖,又想要受欢迎。
贪心的程度可真够多的。
但刘良已经到这种程度,再不追求这种效果反而会有些说不过去。这样做的效果之下是很好的,无论是对于乐评家们,还是对于广大听众们,都是一种可以接受的结果。
不可否认,一首好的歌曲可以不分年龄,不分性别,不分种族,任何时候都能够打动人心、“掳获”人心。
但打动人心,和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完全是两码事。前者赢得口碑,而后者,就是为获得美刀。
至于二者之间如何取得一种平衡,这不仅是刘良要考虑的问题,还是索尼哥伦比亚唱片公司所需要考虑的问题。
目前虽然还没有到第59届格莱美颁奖典礼,但是冲击奖项的公关争夺战,可是早就已经开始。索尼哥伦比亚唱片公司给杰森锁定的两种奖项,其一是格莱美最佳新人奖,其二格莱美最佳外语歌曲奖。
就算是电子音乐方面他都已经做的如何出色,但是这些固执的老头子们依然会用他们的脚或屁股投出属于他们的一票,这应该不算种族歧视,只算他们的一些思想固化而已。
如果不是他一首歌,三个多月足有一百天的公告牌榜首位置是实打实的数据,这两项提名都不知道会不会有他的份儿?
带有任何名誉性的奖章的争夺,向来都是“守旧派”和“学院派”的乐园。早就应该习以为常。
他只能庆幸,自己不负众望的获得两项格莱美的提名,至于获奖与否只有看最后一轮的投票结果。
无论这次获奖与否,都无法改变他对音乐的态度。刘良对于音乐而言还是要保持一个相当严谨的态度,等到他自己可以写歌、驾驭住整首歌的时候,他会写出自己的歌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