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26章 一年(2 / 2)

加入书签

这工笔的技术,还是从常昆这里听到的。只听到,这才多久,就琢磨出这等近乎于道的技艺。

常昆默不作声,在旁欣赏。张大爷画的仔细,一点一滴都不疏忽,这幅画,一天怕是画不完。

便这里又与丫头们玩耍。

草坡滑梯、追逐蜻蜓蝴蝶,玩的不亦乐乎。

又想着这天气,正适合放风筝。便教胡立回去取来材料,就地织了十几架风筝,草坡上放出来,迎风升天,丫头们大呼小叫,十分尽兴。

...

时间就跟常家镇外小桑河里的水似的,哗啦啦的流。转眼便是一年。

这一年发生了很多事——与常昆有关,但也不怎么相干。

先是,天启帝朱由校崩,朱由检继兄为帝,改元崇祯。紧接着,魏忠贤被清算,继而‘众正盈朝’。

至于常昆,早被污为反贼,朝堂中不时有声音呐喊,要派兵剿灭反贼。

不过只雷声大雨点小,不见有兵卒来攻。

常昆琢磨着,应该与骆养性有关——当初常昆教王当追骆养性,并断他两条腿,却这人滑溜的很,王当没能追上他,教他逃过一劫。

魏忠贤遭到清算之后,其亲信锦衣卫指挥使田尔耕也被清算,骆养性却是爬起来了,成了锦衣卫指挥使。

依着崇祯帝的小白模样,被盈朝的众正忽悠的团团转,说常昆是反贼,崇祯多半会信。却没有动作,这应当是骆养性对崇祯表明了什么。

或许是知道常昆不好对付,或许被骆养性点明白了某些东西,或许是手中事情太多暂时不能兼顾,反正没派人来搞常昆。

其实崇祯只要稍微聪明点,就知道不该对大名府动刀兵。

时间虽然不长,但因着常昆之故,大名府的士绅们变老实了很多,使得卢象升施政顺畅,年余之后的现在,大名府的气象越来越新。

很难得的恢复了一些活力。

就像荒野中难得生出一根稚嫩的苗,应当好生呵护。

这些事,与常昆相关,但也不怎么相干。因为常昆本来就不在意。

说句不好听的话,常昆这尊东岳大帝临凡,在这大明的地界上居住,是大明朝的福!若派兵来攻,这福便没了,反而有害。

于气运层面上,有很大的影响。

这等存在,拉拢是无法拉拢,但也绝不能得罪。

又是一个春夏交际。常家镇经过一年多的发展,而今是生机勃勃。

人口增长到接近六千,建筑面积翻倍,牛羊猪豚养殖万头,鸡鸭鹅家禽接近十万。并又购入两万亩荒地,再辟出近万亩良田、扩大数千亩草场、桑麻鱼塘。

各种关于日常所需的作坊早已走上正轨,粮仓里囤积的粮食如山。人们脸上生机盎然,希望的力量溢于言表。

自给自足不足以形容,生产力过剩,才是常家镇现在的状态。

随着常家镇的蓬勃发展,旁边的榆树镇渐渐成了陪衬,反倒以常家镇为主。商业在这里兴起,渐渐成了周围村镇的商贸集散地。

不过因着士绅阶层的抵制,发展到现在这一步,已经进入瓶颈。常家镇的许多产出,开始供过于求。

如果不是官府——卢象升连续下了几个大单,常家镇的生产力还要更加过剩。

为了越过这个坎儿,胡立他们商量着建立一支商队——常家镇的产出无法在大名府消耗,那就运出去,到更远地方贩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