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65章 谈话(1 / 2)

加入书签

裴仁基今年有四十多岁了,目中带满了沧桑之色。

在二十多年前,其因祖辈的蒙荫,为当时的大隋皇帝杨坚所召,入宫为侍卫,即随后入仕,这些年来,一直未有敢松懈。

便是亲身见识了大隋的两任皇帝,裴仁基的感受最为贴切,亦能感受出大隋两任皇帝中,性格各不相同。

从某种角度看,当下的天子,确实有手段,亦胸怀大志。但却无脚踏实地之心,如此一比,同先帝杨坚而看,就要差远了。

但千不对,万不对之处。

天子仍然是天子,以为君。

作为臣子者,尤其如他这般,以为将者,多以为遵守。

这是本分,更是君臣大义所在。

便如眼下,天子杨广让之于身边坐下,裴仁基就没有犹豫,在行礼后,老老实实的蹲在了石头之侧,老老实实的等待着天子训话。

由年龄将,他比天子杨广,实际上小不了多岁。

只是比较起来,或因这些年来,一直于军中忙碌的原因。从外表上看,他要比年长苍老些。

“德本,汝觉得,今次之事,谁于幕后策划?”

天子杨广不开口则矣,一开口就问到了当下一个最为关键的问题。

是的,现在不需要去猜测,就是随天子突围出来的兵士,无不认识到,有人谋反了!

但要问幕后主使之人是谁?

这其实不是很难猜测,能联系到突厥人高密,又能指挥到西北边地的府兵,这岂是常人能做到?

多半是天子之子,当下的皇子。

而皇太子杨昭,已经有了储君之位,加上为人成熟稳住,很顾忌大体。前番平定江南,又以连番平定叛军,连战连捷,于很多人看去,皆以为其人有先帝风范。其人自不可能行此中糊涂之事。

所以,只有一个人。

齐王杨暕。

又是皇位争夺之事,因为不了解面前的天子杨广的真心想法,即是裴仁基在对答之时,也有些感到为难。

裴仁基为难的其实不止这些,但问一句,关陇世家,甚至包括他裴家之中,又会不会有人参与其中?

这一点上,他不敢保证。

同时,裴仁基想很多一样,实际也有些怀疑,这是不是天子特意落入的陷阱。毕竟到现在,即使处于险境之内,天子都表现的,太过于镇定了。当然,要除去其人面对突厥人,展现出的那丝略微之惊愕。

可能连天子也没想到,刚刚被打的毫无还手之力的突厥人,会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重整旗鼓。

这是什么,这是啪啪的打着大隋皇帝的脸。甚至当时的裴仁基在看到突厥人那一刻,倒不是担忧今次会不会落败,而是担心天子愤怒之下,会不会进行第四次北伐之战。

可若说第四次北伐之战,那绝对是打不起了。当下的大隋,举国几乎已经掏空。若非这几年来,皇太子于江南之恢复,整个大隋,可能早就跨了。便是兵士将领之间,也多生了厌战之情绪,亦无大的士气,再行以攻之。

很多想法,早在数日前,面对那场突如其来的战争时,裴仁基就有思考。

今次面对天子之问,不由得再次浮现上了脑海。

但注意到杨广一直未有移开的探寻目光,裴仁基感受到了越来越大的压力。便是在战场之上,面对十倍之敌,也没有这等感觉。

他的额头渐渐有汗水低落,就在他快要承受不住的时候,杨广竟然主动移开了目光。

整个人的视线,越过了山川,看向之处,赫然是关中的方向。

其人语气之中带着回忆,这还是裴仁基第一次察觉到,一向有些孤傲,又有些冷酷的天子,有如此感怀的一面。

“你知道,朕知道,天下人也都知道。

但是,朕自觉对朕之诸子,都还不错。

即如齐王,也多次原谅,未有追究。

便是朕于面前,他为了皇位,以行弑君,朕不能理解!

或者,在汝等之眼里,朕不仅不是个好皇帝,也不是个好父亲!

但于实际上,朕在做这些事之上,多以问心无愧,亦无需要向任何人解释!”

杨广说完以后,沉默了下来,感受到戈壁上的风声,另有空气中的干燥之意。

至于旁侧的裴仁基,此时同样冷静了下来,他能看得出,大隋皇帝陛下,暂时性的将自当做了一名倾听对象。

那么,他就是一名倾听对象,只要认真听着就是,绝不能发表任何带有立场的言行,其中可是会得罪人的。

而且,得罪的还将是面前之天子,又有哪个臣子,敢那么明目张胆的直接批评天子功过?很少,至少了解杨广性格,又有家庭,背后又有家族牵涉的裴仁基顾虑很多,不会这般。

但杨广于裴仁基的沉默,似乎并不买账,也似乎现在处于此地,颇显得无助的他,迫切需要一个人的认可,于之重整信心,遂没有放过裴仁基。

见之转头,敏锐的目光,再一扫裴仁基的脸庞,不带着任何感情,道:“那么,汝之眼里,朕是个什么样的人?说实话,朕恕汝无罪!”

实话,实话……

裴仁基张了张嘴,又将到嘴的话咽了下去,喉咙里,又重新呼上了一口气。他忽然感觉,呼吸的有些习惯的北漠之风,有些刺激喉咙。

而天子言之说实话,但又哪里能真正的说实话?

而且,天子是个什么样的人,这是在直接评价帝王之于功过,即便天子当下言之赦免,但他裴仁基又有何资格?

正是这般为难,让裴仁基还是决定紧紧的闭上了嘴。

可方才杨广的话语,尤其“朕是个什么样的人”没有特意压低,还带着高昂,于旁侧停留的兵士,多有听到,纷纷侧目往来。

其中有一年不过弱冠之将领,便是主动走了过来。

裴仁基发现来人,想要用眼神制止的时候,已经是迟了。

从旁看去,其人长得高大魁梧,双目有神,后背背着弓箭,手里拿着长矛,多增添了几分英武之气,一看就是武力不凡,有勇有谋之辈。

从面孔上看,其人长得和裴仁基有七分相似。正是裴仁基之长子,当下刚满十九的裴行俨。

裴行俨年纪轻轻,遂无太多之功勋,但因武力不凡。父子从军,即是北伐突厥之战中,颇受皇帝杨广喜爱,为之留于身边,以为亲卫之属。

而杨广,也多少喜欢裴行俨之耿直性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