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0章 皇帝(2 / 2)

加入书签

只是没有取得他想要的胜利,杨广依旧有些不甘心。

或者,天意如此?

杨广有些悲切的想到。

日升日落,乃是天地之轮回。

黄昏临近,草原上,逐渐变得冷了起来。

不仅冷,还时常伴有大风。

好消息是,白日见的云朵,来得快,散的也很快。

至夜幕的时候,整个苍穹,已经有星光闪现。

隋军今夜不做休息。

要趁夜前进,因为有星星。

天上的紫微星,正是指引方向之所在。

大隋在南面,那就以紫微星做参照,一直往南就是。

那里是家的方向,只要一直坚持,总会回家的,难道不是吗?

想到家,杨广不由自主的想到了几个皇子,还有后宫的一应妃嫔。

他的目光罕见的闪过几次柔和,但很快被前方的马蹄声给冲散了!

这马蹄声,应该不下千人,斥候没有传来消息?是来不及传回消息吗?

难道是突厥人?

不用杨广去吩咐,大军按照之前预演的那般,已经形成了队列,只等着前面的敌人现身。

或是知晓面前的隋军有所防备,在距离几十丈开外,一字排开的骑兵就停了下来。

渐渐地,有单独的兵士骑马过来。

不是敌人?

这是杨广的第一反应。

不是敌人,只能是外面前来接应的隋军,难道说,他们快要走出去了?

杨广的预判很准确,这确实是外面搜寻他这个皇帝的人。

来者是个穿着铠甲的大汉,在火把的照料下,杨广勉强看得清对方的面孔。

四十岁上下,一张国字脸,眼睛是单眼皮,身个还算可以,有八尺左右。

接下来,对方的话语,让杨广的眉头逐渐舒展开来。

但见之单膝跪地,抱拳道:“末将魏阳救驾来迟,请陛下恕罪!”

杨广没有第一时间将面前的大将搀扶起来,而是朗声问道:“这是哪里?”

魏阳小心回道:“此地乃是乐安郡北三百里,大军全速前进的话,五日就能返回乐安郡。”

乐安郡,杨广心里念叨着这三个字,他没有想到,一下子会走的这么远。

难怪一月的时间,都没有走出大草原。

“现在是谁驻守在乐安郡……”杨广问起了第二个问题。

对于乐安郡的守将,杨广有些忘记了。犹记这乐安郡的守将人选,是当年楚国公杨素尚在世的时候,就确定的人选。

而杨素也是于今岁就病逝了。

想到杨素之病逝,杨广心中难免有些谦虚。

但见面前的将领沉默了一会,然后低声回道:“回陛下的话,驻守在乐安郡的,正是末将。半月之前,得晓陛下失去消息后,末将即带领三路人马入草原进行搜寻,当时听从五原传来的消息,陛下是向东北而去的。

……”

魏阳一下子说了很多,杨广不时的问上两句。当得知定襄无援军,在坚守十来日后,为数万突厥人攻破,杨广沉默了许久。

眼看着天色即将大亮,而大军随着他走了一整个晚上,困乏不已,援军也已抵达。

杨广即下令让大军休息。

而他则没有休息,是以让魏阳于之身边,将大隋国内,这段时间所发生之事,为之讲述一遍。

魏阳进入草原,已经有半月之久,故而,所获取的消息,也多是半月之前发生。

“齐王于洛阳,宣布暂领国事,杨玄感于上党发起了叛变,另有瓦岗寨之起义,东郡郡府被烧毁……”

魏阳没说一件事,杨广都会在心里过一遍。

若是在东都,在皇宫的时候,他或者会为此事大发雷霆。但在现在,他似乎就是一个牧羊人一样,听着远方的客人,诉说着远方的一些事情。

不过,在一旁坐着的魏阳,注意到面前的天子,眼睛越来越冷。

那种目光,就像是草原里狼王的眼睛,看起来很平静,但内中的冷,确实会让人打一个寒颤。

第二日,草原上的太阳。升起来了。

经过两个时辰的休整,加上看到了援军,隋军的每一个人的脸上,都充满了劫后重生的喜悦。

只要走出去,走出这片草原,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就能回家了。

能看到自己的父母,能看到自己的妻子,能看到自己的儿女。

能嗅到家乡的芳草气息,能吃到家乡的烧饼,能吃到香喷喷的混沌……

实在是有太多的怀念,当一个人远离太久以后,那种思念,自然是难以用语言去形容。

回家的路,总是希望能够过的快一些。

而于事实上,隋军回去的速度,确实很快。

按照魏阳的预判,大军至少要花费五日,可就在第四人的时候,就已经到达了安乐郡的边缘。

田亩上,有人在劳作,路过的学序,有孩童的读书声……便是连狗吠声,也让人感到如此温馨。

“我们回家了!”

杨广没有组织兵士的大叫。

在草原待的太久,全军将士需要发泄。发泄他们在异地的惧怕,对未知的惧怕,同时,发泄他们对亲人大隋的思念……

早先一步,获知皇帝到来消息的本地太守,且已携带着郡吏,另有无数的乡绅,于边境之地迎接。

同时带来的还有无数酒水吃食,这一切自然是为回来的大军准备的。

当迎着皇帝杨广一行人进城以后,便是百姓们,看着驻扎在外的隋军,还有官吏们恭敬的模样,内外宣传下,亦知道,那位在草原消失的皇帝回来了。

同样是这位皇帝,因为他的北征,让许多人家破人亡。

面对皇帝,太多人带着复杂的心情。但发自于心灵深处,于皇权的敬畏,又让他们平息了怒火。

于此,大隋皇帝归来的消息,也开始由安乐起,向大隋天下各处传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