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81章 义州(1 / 2)

加入书签

“不过两千人而已,卫将军何必兴师动众,倾巢而出?”

卫衡难掩难受:“昨日一千人对三百人,死近五十人,若今日两千对两万,可否一人不损?”

“战场之上,死生自有天命。”

迟安缓缓摇头,以经验之道劝解:“即便卫将军派两万军士迎敌,但最终能与那两戎兵交手的,至多不过四千人。”

“何况,若卫小将军立时倾巢而出,岂不是让戎兵摸清了城中的兵力?”

“若下次再来两万戎兵,卫将军又要以多少兵力迎战?”

见卫衡目露迟疑之色,迟安再道:“殿下之意,不过是让这座城池吸引蛮夷人的注意力,好让派出去的几百人发挥最大的作用。”

“唯有保持神秘,不让人摸清底细,又不让人攻破城池,拖延的时间才能更久,卫将军可否明白?”

卫衡抿了抿唇,眼中的愤怒渐渐消退,终是恢复了一贯的平静:“多谢迟将军指教,我明白了。”

最终,卫衡率领三千精兵出城迎战。

这一次随意就有人数压制,可战况却算不得好,双方皆有损失。

一个时辰后,残余跶坦戎兵败退离开。

卫衡的长剑已染满了鲜血。

他环顾四周一圈,声音嘶哑的朝旁边的亲卫吩咐道:“去点一点人数。”

好一会儿后,亲卫来禀:“回将军的话,此场战役,杀敌五百二十七人,损兵三百二十八人。”

听到这个数字,卫衡心底狠狠一痛。

他派出的兵将比人家多了一半,可损耗的人数却也比他们更多。

直到真正面对这群野蛮之人时,卫衡才知道,两者之间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一个是在野外肆意奔腾的野兽,一个是被圈养在笼子里,没了多少野性的动物。

一旦二者之间开战,结果已经能够预料。

卫衡心底五味杂陈:“把这些戎兵堆在一块儿烧了,再把死去兄弟们的名字记一记,待回燕国之后,抚恤金要立时发放在他们家人的手上。”

亲卫情绪也不高,低声应下:“是。”

城墙上,迟安正看着不远处的这一幕,看着堆积在一块的尸首冒出青烟,难闻的味道甚至飘入了城中。

片刻后,他低声而道:“这卫将军倒是个可塑之才,只可惜年岁稍小,沉不住气了些。”

“年岁?可塑之才?”

站在旁边的戚长容眯了眯眼,扯了扯唇角,神情略有些冰冷:“若论年龄,君将军比之大不了几岁,却早已是身经百战,被百姓奉若神明。”

“说到底,不过是养在温室毫无危机感的花朵突然被移到了室外,经受连日的风吹雨打,不甘心就此被打的抬不起头来,终于开始蜕变罢了。”

此话一出,迟安悻悻然的摸了摸鼻子,不再说话。

在这一点上,确实无人能与君将军比肩。

……

又过了一月,九月十三。

千里之外,与凉军对战阵前的君琛临时翻开沙图,正与军中各部商议对敌之策。

帐篷中的沉默终是被打破。

面对众人的迟疑,沈从安率先道:“凉国义州确有些易守难攻,不过并不是毫无办法,时至八月,正是天气干燥之时,其实这些日子我观风向,实是顺风。”

“我建议,借风火攻。”

只要击溃眼前这座城池,义州被破也是迟早的事。

此话一出,沉思良久的周世仁也赞同地点了点头,一边打量君琛的神情,一边斟酌着到:“义州确实是块难啃的骨头,可长久的对峙也不是办法,借风火攻虽会波及百姓,听起来是残忍了些,可两军交战,本就如此。”

军中的两个谋士都赞同借风火攻,其余的副将自然毫无意见。

君琛撑着沙盘,目光落到某一处久久不语。

良久,察觉众人的视线都停留在自己的身上,君琛唇角紧紧绷成一条线,终是颔首应道:“既要火攻,那便准备好足够的火油,从此处攻上。”

说罢,他手指着沙盘的某一处,赫然是义州防守最薄弱的地方。

得此话,周世仁与沈从安对视一眼,二者忽而相视一笑。

就在刚刚,他们还以为将军会因为心中的怜悯而否定火攻。

不过,到底是他们小瞧了将军。

再商议好攻城之策后,君琛的注意力又放在了另一边,沉声道:“在此区域中,时常有蛮夷之人出没,为防他们杀出,营地要留下一部分人看守,若察觉不对,立时将之一网打尽。”

蛮夷人。

无疑是压在所有人心上的一块大石头。

就在帐篷中的气氛颇为冷凝时,帐外忽而冲进一报信之兵。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