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43章 兵征制于地利者(1 / 2)

加入书签

当离开阳谷县栢湖村屯田所时,在马背上回看整个屯田基地,那一个个圆圆的茅草屋,在树枝扎成的寨墙,突然间,让李孟羲联想起历史课本上关于半坡原始人生活画面的插图了。

现在屯丁们跟原始人何其的像,都是草屋,树枝篱墙,炊具不见铁,也都是陶器。

生产方式,屯丁也是畜牡为主,养鸡鸭鹅羊鹅才能见收获,垦田一时半会儿,根本不能有任何收获。

屯丁们的生活方式,也跟原始人极像,各处采集,采集点树枝,麦秸,干草,猪草,能喂羊的草之类的。

在封建时代,愣是按原始人的生活方式生活了,也就是说,这些安置下来的屯丁,生活水平跟普通百姓的生活水平,差了一个时代。

屯所七十二处,大同小异,只看完阳谷县七处屯所,就花了三天时间,后边的,李孟羲不想去看了。

一通看过来,得多久,尽花时间了。

打道回涿州。

总之,屯田之事,处处妥当,令人无比心安和有底气。

说起来,屯田从一个概念,到有成熟和完善的流程,还真不是李孟羲一个人的功劳。

就比如,让流民养些鸡鸭的主意,就是刘玄德提议的。

当时情景是这样的。

屯田终于安置妥当了,李孟羲兴奋的问,“玄德公,开荒的田,啥时候能收粮食啊?”

刘备认真思索半天,“两年吧。”

“啊?”李孟羲当时就惊讶了,这开荒两年收不到粮食,“那咋办啊!”李孟羲有些慌了。

“要不,养点鸡鸭如何?地种不了庄稼,养点畜牲,也能见点东西不是?”刘备悠悠说到。

刘备人家经验丰富,种地养鸡这是由一而二的事。

因刘备提醒,后边才加了给屯丁放贷,让屯丁养家禽家畜的事,这一项举措,顿时就让只有进不能有产出的有些鸡肋的屯田之策,瞬间,性价比高了十倍。

为何?

因为,若是无有牧畜这一项,各屯田所得不停给供给粮食。

而七十处屯田所,等于,七十二处采集地域,屯田吗哪怕挖蚯蚓都够养鸡,去捡柴,都够升火做饭,随便弄点猪草,喂猪也够了。

人的活动半径都是有限的,而要是流民都集中在张飞庄园里,那么人,保管方圆几里,捡柴都没得捡。

屯田初期是零产出的,但,同时加入牧畜之后,就能立刻有产出,缓解财政粮食等各方面的压力。

屯田细则的完善,还有关羽的功劳。

就是军备管理这一点,每屯田所,百人分矛二十支,弓五张,箭一百,这是为了让屯丁们防野兽和自保用的。

矛就算了,而弓弩是要命利器,因此,要让各百夫长对弓弩严加管理。

无事,不得把弓弩分于众人。

弓的威慑力,在枪矛之上。

掌控着弓箭,也就保证了各百夫长对屯田所的掌控力。

而张飞呢,对屯田所细则的贡献是啥?

张飞别看五大三粗的,但一副典型的地主老财模样,他跟屯丁们一五一十的掰扯,花给屯丁们的每一个铜子,张飞非得收回来不可。

因此,账单中,贷给屯丁一头小猪,要么还肉八十斤,要么还猪仔五个,要么还买猪仔儿的钱十八成,让屯丁一点便宜别想占。

账单的清晰有据的记录,这便是张飞一力促成的。

总之,集众人之力,民夫们安排好了,屯田也尘埃落定了。

开始,下一段征程了。

——

张飞又一次来问,问酒放了那么久,能喝不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