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百四十五章 【军票】(2 / 2)

加入书签

丝绸总不至于满营都是吧。

然而李孟羲又一想,丝绸还真的都满营都是。

刘玄德视钱财如粪土,关羽亦然,张飞亦然,李孟羲亦然,军中缴获的丝绸不少,李孟羲又发现缎子纹理密实,作为绷带用布比粗麻好多了,于是缎料被各种裁成绷带,亦或者给妇孺营哪个衣不蔽体的小孩子扯一些丝绸做衣服去了。

以至于,军中现在流散的丝绸到处都是。

匠人们难以找到丝绸,但不至于一点也找不到。

丝绸也不一定完全稳妥。

再往复杂了考虑,可以找来几匹颜色不同的丝绸,然后缝出一种多材质的布料。

这样一块色彩斑斓,集合了众多华贵布料的布块,应该没有人能收集齐了。

说干就干,李孟羲去翻布料去了,他专挑看着华贵颜色稀少的挑,最后,挑得不同颜色的丝绸五匹。

拿着丝绸去妇孺营,找到绣娘柳氏,略交代几句,柳氏就明白了要干什么。

用五种不同颜色的丝绸,各剪出一长条,然后合缝成巴掌宽的一条,工作量不大,两刻钟时间,柳氏就缝出了手臂长的一条五色长带。

有的用了,李孟羲去找来笔墨,略想了一下,决定仿照钱币面额来,十斤五斤,二十斤,一百斤的面额来写,这样用着方便。

写下一块,李孟羲就拿剪刀剪下,就这样做了两个之后,李孟羲突然又意识到了不对。

不应该只写一斤两斤的,应该按存折那样,用异体字,壹贰叁,这样的字体。

因为,【一】容易被篡改,随便添一横,就成二了,再添一竖,就成十了。

木匠们手中有墨盒,手里有墨很方便篡改,万一真有人篡改,难以发现。

所以,应该用异体字。

当天黑的时候,李孟羲制作了一大堆各种面额的布块,然后,李孟羲去木匠营召集众人,言语了一番,木匠们放下手头的活各自散去。

不一会儿,鲁犁拿来大秤和抬秤的杠子,木匠们背着大包小包的粮食来了。

这边称粮食,称得多少斤,李孟羲就拿多少斤的票给那个木匠。

木匠们接过票,发现票五颜六色的很好看,票上写着字,字体很复杂,木匠们认不得。

心中虽有疑惑,木匠们却不怀疑日后粮食能不能兑现,李孟羲的信誉还是有的。

最终,李孟羲从木匠营那里把木匠们手中囤积的粮食全换走了。

一统计,竟然收得两千九百多斤粮食,数量很惊人。

由此可以看出,匠营是多么蓬勃发展,到底有多少木匠想出了改进生产的方法,木匠们又生产了多少板车,才能得到这么多赏粮。

收完了粮,李孟羲去找刘备,说从匠营收了快三千斤粮食,刘备都不知该说什么好了。

李孟羲办事能力实在是强。

按刘备所想,日后不给匠营那么多粮食就成了,没想到,李孟羲不仅改了激赏之策,还顺便把匠营的存粮都给收走了。

李孟羲说起了票制,刘备极感兴趣。

末了,刘备特意从李孟羲这里要了一些五色布,也准备用票代替实物来奖赏众将士。

近来多有征战,屡屡有立功士卒需要赏赐,可军中现下物资匮乏,酒肉实在不多,战后犒赏有功之士的时候,就一点点肉,刘备都觉得拿不出手。

现在李孟羲提了以票代赏,刘备突然就有了灵感。

犒赏之时,肉虽不多,但可以以票据的形式把十斤百斤的肉赏赐下去,日后可凭据兑换。

等于是,拿日后的钱粮肉食,重赏现在的有功之士,能使激赏之效大为增强。

没有票据法的时候,刘备犒赏众士之时,看着有功之士碗里只有一小块肉,刘备还得好生劝慰一番,干巴巴的说,现在军中无酒少肉,苦了众兄弟了,待日后,必让大伙大碗喝酒,大口吃肉,说的刘备都难以启齿了。

有了票据之法,妥当了,再犒赏有功之士,发其十斤百斤肉票,岂不大气?赏赐岂不丰厚?众士岂不昂扬?

票据,李孟羲称之为军票,自这一日之后,开始在军中广泛应用。

在后来,军票制度发挥了更大的用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