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八百六十七章 有细柳遗风的廖化(2 / 2)

加入书签

想起去年冬日,去年冬日军中缺衣少褥,柴火也不足,逼的没办法,只能烧热水煮姜汤给人御寒,这已经是五月了,一年过去一半了,军中各项生产还没开始繁荣,估计到今年冬日,御寒衣物还会是个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后年,大后年,依然会是问题。

李孟羲知道,羽绒保暖效果极强,羽绒又可重复收集,养上十万只鸭,十万只鸭俩月剪一回绒,一年一只鸭可剪绒二两的话,假设十斤绒可够一人御寒所需,那么,五十只鸭一年产绒可供应一人,十万只鸭,一年可供两千人御寒所需。

这么一算,太少了,十万只鸭远远不够,在没有棉花的情况下,其他御寒材料要如皮毛,太少,要么如丝絮芦花,御寒效果太差,鸭绒的御寒价值就极为重要。

所以,考虑到这一点,养鸭似乎不仅是粮食需要,更是生存需要。

十万只鸭不够,预备养鸭百万只,百万之数,纵以大鹿泽之大,水中鱼虾不足供的起百万水鸭所需,所以就不得不拿粮食来喂,鸭子这玩意儿吃的非常多,农村喂鸭子,活了一大盆麸子,三五只鸭子一顿给秃噜完了。

粮食似乎成了养鸭规模扩大的无解难题,少量养鸭,水中鱼虾足以支应,不需额外消耗粮食,但同时,少量水鸭无法提供足够的鸭绒,反之,大量饲养可提供必需的鸭绒,却又因此要消耗粮食。

是御寒重要还是吃饱重要,这是个两难问题。

真权衡起来,似乎是吃饱最重要。天冷可以烤火,可以缩屋子里,可以喝热水,可以喝姜水,御寒有太多另外的选择,而饥饿除了吃粮食没有其他任何办法了。

权衡利弊之后,李孟羲息了大规模养鸭的打算。

傍晚,李孟羲和简雍从大鹿泽回赶,赶在天黑之前,回到了巨鹿城。

巨鹿城城门紧闭,城墙上旗帜林立,守兵森严。

李孟羲到城下,喊了一声。

城墙上立刻有小校探头下看,看清了是李孟羲,小校却说,廖化将军交代了,他不亲临,不得开门。

李孟羲顿时就笑了,一旁的简雍却抬头紧盯着城楼,大生警惕。

不久,廖化匆匆上城,在城头朝下仔细看了一眼,看清是李孟羲,遂下令开门。

廖化的作法颇有些细柳营的作风,深得李孟羲之心。

进了城,李孟羲直奔墙头,在楼梯半截,和正下楼梯的廖化中途撞上。

当着众人的面,李孟羲不吝言辞的对廖化的严谨好一阵夸赞,夸的廖化心里的忐忑顿消。

最后,李孟羲亲手写下了一张军票交给廖化,“给,廖化将军,鉴于你守城谨慎,赏你三斤肉,得空去领吧。”

“多谢军师!”廖化有些激动的抱拳一礼。

李孟羲的作法,有刘备为人处事的影子了,他之所以特意上城来,是为了勉励廖化一番,鼓励其再接再励。

不久后,入夜了。

吃饭的时候,简雍旁敲侧击的提起廖化,言语中充满对廖化黄巾身份的担心。

“我知廖化是黄巾出身,可,某以为,恰因其出身于黄巾,反比旁人更为可靠。

你想啊,他等黄巾旧人,除了在咱巨鹿,去了旁处,谁人肯容?

其他人,哪怕涿州乡勇老人,也会有可能暗藏祸心与敌勾结,然,黄巾旧人自知难容与天下,除死忠巨鹿,别无另外选择。”

李孟羲的判断如此,可以说,当在巨鹿强制执行了均分田地的政策之后,最不安定最不可信的是那些多有土地的旧地主,民间最可靠的是底层贫寒,军中最可靠的,则是黄巾旧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