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神秘的冷藏家(1 / 2)
厂子外面的一个面馆,胡殊同和余大军相对而坐,两个人都有重重的行囊,桌子边上快要堆一圈了。
面也没有点,只是要了啤酒和几个凉菜。
“殊同,这阵过去也就好了,两头急的事,你赶在风口上了。但你这人白瞎不了,就我最近去的这些地方,能跟上你一根手指头的我都找不出来。这么和你说吧,就你这样的,去哪工作一年都得万字开头,何愁之有。”胡殊同看得出来,余大军也是强颜,天恒就这么垮了,他是痛在心里。
对胡殊同来说,相比失去食品科学实验室的资格,天恒的悲剧对他触动更大,尤其是亲眼目睹了那一幕,更让人久难平息。
胡殊同不会气馁,晚不过六月就要交毕业论文了,他打算利用这段时间细致准备毕业论文,将所学、所见、所知、所感进行一番系统梳理。这篇毕业论文,也将是自己从接触这个专业以来的个人总结。
除了满满一个双肩包的书,胡殊同把别的物品都寄存在余大军那里,如今这个当口,他也不想在学校抛头露面,还是等事情平息之后再说。
余大军强调了好几遍“广胶路99号晨星冷库”这个地址,并叮嘱胡殊同要常给他写信,毕业典礼的时候一定要记得相聚。
实习以来,胡殊同没有什么花销,一共攒了两千多块的工资,这些钱足够养活自己几个月了。
暂无去处的情况下,胡殊同找了一家旅舍,整个人沉定下来开始搭设论文框架。很多东西胡殊同都已了然于心,花了三天多的时间,整体的逻辑结构已经浮现,接下来就是许多要深入的东西了。
互联网的兴起,各种各样的信息、知识在那里大量涌现,也让胡殊同意识到论文撰写过程中,那是个不可错过的交流空间。明大的计算机课程起步较早,千禧年之后我们国家也开始大力推广普及信息教育。
胡殊同先在门户网站浏览,发现专业相关的内容近乎为零。接着他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在前年才创办的天涯社区上注册了账号,并起了一个叫做“冷链在路上”的ID。
在用户检索那里输着“冷链”“冷运”“冷库”等专业词汇,不见收获,可当他检索“冷藏”的时候,显现的页面豁然开朗。
一个叫做“神秘的冷藏家”的ID累计发了一百多个帖子,而且也有些讨论热度。胡殊同逐一浏览,渐渐地面露赞同。
看得出来,这个人比较关注水产,标题起的也颇是吸引人。
《鱼有很多但你为什么吃不起,因为烂在码头的更多!》
《别只看途中的浪费,很多鱼都没有动身的机会!》
胡殊同看过之后,大有同感,水产多在沿海,先天环境便决定了它难以有蔬菜水果网络式、辐射式的地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