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了不起的论文(1 / 2)
今年三月份的时候,疯牛病肆虐欧洲。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实质性的谈判已到了最后阶段,这就面临着检疫的新形势,严格把关、制定技术标准都成了当务之急,也给活禽活畜的运输再敲警钟。
“教授,按照行程,您这次欧洲之行起码要一个半月。”庞师友的助理小吴,端着文件夹站在庞师友面前。
“答辩委员会那边是怎么安排的?”
“论文答辩从六月二十号开始,为期二十天,先从食品科学几大专业开始,冷运专业在最后,从七月八号开始,为期三天。”
“七月八号,我赶得回来吗?”
“您最早也要十五号才能回来。”
“小吴,你看能不能和答辩委员会那边沟通一下,冷运专业的答辩时间往后延一个礼拜。这第一届的毕业生,我想当面和大家交流一下。”
“应该没问题,您也是答辩委员会的一员,只是欧洲之行事出紧急,我去沟通一下。”
“对了,学生们的毕业论文都交上来了吗?”
“论文截稿时间是六月一号,我昨天去问过了,全院就差一份了,其余的都已入库。”
“冷运的齐了吗?”
“差的这份,就是冷运的。”
“不等了,回来我就要参与答辩了,利用这两天我还是先把论文看了吧,你辛苦一下,把冷运专业的论文帮我拿到办公室来。”
入夜时分,庞师友把外套披在身上,细细擦了擦眼镜,开始翻阅起快有一尺高的毕业论文。他的面前还有一个小本子,方便随时记录一些东西。
冷运方向的毕业生不到三十人,他们对专业、对行业的领会,是庞师友颇为关心的事。各行各业人才都是第一位的,对冷链来说尤其如此,发掘与食品科学相关的人才,为人才建设铺路,庞师友视为使命。
明大冷运专业的建设、行业内的研讨会乃至近来的实验室,都离不开他的努力。但冷运方面的进展并不理想,越是深入越是问题积冗,让新一代的年轻人施展才华闯荡天地,为他们的风发热血保驾护航,渐渐成了庞师友最为上心的地方。对他来说年岁不允,但若这棒交好也足慰平生,所以这第一届的论文,这位老教授格外重视。
一直看到午夜,庞师友的小本子上却只有寥寥几字。这些论文中,他时有看到一些闪光点,但却只停留在一个想法,没有剖析也没有发散。再有一些,则通篇多是陈述,缺少自我的揣摩。还有一些,问题剖析得非常到位,但过于陷入一隅了,甚至只是当做载体来使用,拼上一些冷运方面的知识。
当然,这第一届冷运方向的毕业论文,明大本身也要比往常宽容。师资条件、教材设备都差了很多,焉能与成熟的食品科学论文相提并论。
对庞师友来说,倒也称不上失望,他们毕竟已是科班出身,当这些学生走出校园走进企业或者回到自己的家乡,都将成为这个行业的一大助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