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未来的路(1 / 2)
殊同的栾平欣一边思考总结着胡殊同的话,一边自己查一些资料,这般用了不到十天,论文总算过了导师那关,接下来迎接她的也是论文答辩了。
不同于胡殊同论文的整个行业梳理深化,栾平欣的论文技术方面是主项,市场部分可称锦上添花。
两所高校对毕业论文都极为重视,并视作成果级的项目,因为毕业论文对一位学生往往意味着激发,总结性的、前瞻性的、建设性的,容易让人看到不同以往的深度高度。
这种激发源自严格的考核,两所大学一稿直接打分的论文占据不到半数,改上两稿三稿实属常见,有些过于不能入眼的还会延期毕业。
胡殊同也算完成了任务,距离论文答辩不远了,他打算回明大做最后的准备。这一天,栾平欣为表谢意请了胡殊同一顿大餐,饭后他们一起逛了隆义市有名的鳞光湖。
青石凳上,柳叶浮影,临别之际,胡殊同心念一事不由问了出来。
“平欣,毕业之后你是继续读研还是参加工作呢?”
“按照我的个人规划,当然是读研了,后面读博我爸也不会反对的。学术还是要做得精,有了硕士乃至博士学位,今后的平台也就不一样了。有一天可以像前辈们那样独自带领科研团队做研发,攻坚克难肩负更重的担子。”
胡殊同静静听着,点了点头没有作声。
“而且说实话,我在拜冷集团实习的这一年多是挫败,在企业搞研发让人有时没法一条心,要考虑成本,考虑供应链关系,有时还要为招标的配件做妥协。”
“倒也是,企业做科研确实有很多制约,不像在实验室里,奔着一个目标埋头苦干就行了。”
“你有什么建议吗?”栾平欣看向胡殊同。
“没、没有。”
栾平欣微一笑,胡殊同一结巴就是心里没守实,“没有建议,也没有赞同,你要无话可说,才是见鬼了。”
“赞同,赞同。”胡殊同干巴巴说道。
“唉,要是能有个折中的法子就好了。”栾平欣苦道。
“怎么?你愿意听折中的法子?”
“你要有呢就说说。”
“在职研究生这个模式我了解过,它出台的背景就是十多年前我们国家高等院校所授予的学位往往重学而轻术,强调科学研究能力和学术标准,这慢慢使得理论多实践少,基础性成果多而实用性成果少,这不符合《学位条例》的初衷。”
“然后呢?”
“为满足各行各业对应用型高层次人才的需求,经过多年的试点,我们国家的在职研究生制度已经完善,也就是说,你可以结合工作完成研究生学业。”
“学术学术,学在前术在后。什么叫基础性成果多实用性成果少?怎么听上去这么不友好呢?”
“平欣,你别误解我的意思,我只是说个折中之法。”
或许是自己太急于表达些什么,话说的不称栾平欣的耳,想想那多年“履历”,一旦激了栾平欣的脾气,事情基本就没什么对错可言了。本觉得说的都是框框架架的话,却让栾平欣联系到对她的质疑,这一下子,湖也不平了,叶也不静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