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考完(1 / 2)
没让他们久等,这次点名很快开始,他还真发现了一些年纪偏大的老者,白发的没看到,但是有身子佝偻的,一看就是年纪不小了,还有人搀扶着,也算是长了见识。
院试这道坎,不易过。
建南县三十六个名额里,还得排除掉部分内定的名额,比如县府两试的案首,毕竟地方主官的情面还是要给的,还有一些托请的关系户,同朝为官谁能没个知交好友什么的,为子侄请一份关照也是题中之意。
当然也有大商人只用钱买的,但直接买通一方学政的代价太高,往往给钱学政都不一定收。
混到一方学政的,至少都是三品大员了,还是个实权三品大员,根本不缺来钱的门路,不会去跟商人打交道。
而那些大商人没有一个不是官商,因此他们花钱托关系就行,弄一份关照也不难,小商人们走不才通学政的门路,往往会去买通州县的主官,弄个案首,这样也能直接过。
科举就是利益,有利益就有腐败,因此不可能没有一点藏污纳垢,但只要还能给底层士人一点机会,基本也不会有人反抗。
萧华也深知这些,特别是王朝末年,若还说这科举绝对公平,他是不信的。
但若是学政一点也不给机会,一群学子们闹起事来,再加上有心人上达天听,也能把一方学政弄下台,这样的例子不是没有。
因此学政们也会把握一个度,在大体上都还能说得过去,那些背景够硬的肯定也能考中,那些有真本事的也能考中,但那些水平一般的只能凭运气了。
经历过府试的搜查之严格,这次院试很少能看到有人夹带的,哪怕夹带,也会让军士们搜不出来。
毕竟这些搜子们都是从兵营里随机调来的大头兵,只听将令,不看你是谁,他们跟那些本地衙役可不一样。
点完名,搜完身,验明正身,认保,拿到试卷,他才进入考棚,等待放题。
不过,这天确实阴得历害,天光一直不亮,还有这风呼呼地刮着,当真让人有些压抑。
主要是担心这风会把考卷吹跑,他不得不将正式答卷包好藏在考篮里,放在座位底下。
这次放题还是用的灯罩,考题贴在灯罩内,里面点上烛火远远就能看到里面透出来的字。
一个身材高大的军士,举着一个试题灯罩,走到他的考棚前,略微停了下来。
他看到了第一题:天子一位。
想也不用想,背了这久,自然记得出处,《孟子》: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凡五等也。
背的范文里没有,有的遗憾!
没办法背的范文数量还是少了些,不可能面面俱到。
他闭目在《科举全书》中一思索,也没有一模一样的原题,只有五道相近的题目!
好在他也做过这句的破题练习,对四书的理解要深一些,再加上有相近的文章可以参考,心中倒也不慌,就看自己的发挥了。
他赶紧将题目写在稿纸下,这位军士略站了会,这才移步,此时另一个军士也走了过来。
第二题:岁寒。
脑中立马浮现出这句话的出处,《论语》,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这道题没有一模一样的范文,但有后面这整句的范文,而题库《科举全书》里还真有一模一样的原题!
嗯,这题妥了。
此时,举着第三道灯题的五位军士接连走过来,每个灯罩上各有一题,是五经题,而他修的是春秋,只需做春秋题便可。
葬我君桓公!
出自《春秋左传》:秋七月,冬十有二月己丑,葬我君桓公。
这道题,他有点犯难,春秋的破题练习,他只是简单做了一遍,也不算透彻,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这句他没有做过破题练习。
再加上理解不够深,这题有点难。
而且这道题有点生僻,选题有点刁钻,不在他背诵的范文内,连相近的也没有。
春秋的相关范文,他背的也不够多,毕竟他学春秋时间太短,能通篇背诵原文,知晓大意,背几百篇范文已经不错了,不可能每句范文都能背下来,那个题量太大了。
他闭目沉思,希望《科举大全》别让他失望,一番搜寻。
找到了!
这道春秋题,竟然有一模一样的原题!
而且还是未曾考过的,是建昭十五年,江西行省的乡试题!
天助我也!
这下心稳了下来。
他开选择从第一题“天子一位”开始做,将这相近的五道题目的十五篇文章,放在一起各读了数遍,提炼每个考生所表达的意思,自己再做一番判断。
第一题凭水平发挥即可,四书他读的要深刻一点,这道题他还是有些信心的。
主要参考了景元五年,河南的乡试题,“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
解元李池所做的文章跟他自己的破题极为契合,他把大部分李池的文章内容大部分截取出来,自己再发挥一下,基本就成了。
“大贤详周室班爵之制,内外各有其等也。
夫爵者,先王所以列贵贱也……”
做完这篇文章费了些时间,又通读了一篇,也没看出什么问题,然后将稿纸放进考篮里。
搞定第一题,第二题反而就简单了,直接选一篇好的范文,自己适当修饰即可。
第二题直接借用《科举全书》题库中的历科文章,进行适当修改一下就行,免得有人与自己用同一篇范文。
虽然一样的概率并不算大,但谁一样谁尴尬。
“物亦有受知之时,无为惜晚也。
夫后凋之节,松柏岂应俟岁寒后知哉?不岁寒后知,不成松柏耳……”
当他写第二篇“岁寒”的时候,竟然有一滴雨点打在手背上,感受到一丝凉意,他这才抬头望了望。
天依旧黑的阴沉,不过浓浓的云层后,透着蒙蒙的光,竟然下起了雨,看起来,雨不算大,但这风大,裹着雨往屋檐下吹。
下雨天答题是最危险的,一不小心就会弄湿考卷,而且还加上风大,一旦吹落考卷,染上雨水,那基本上就当场宣传落榜了。
好在现在用的是稿纸,倒不用十分在意。
第三道题,直接用了解元的答卷,直接抄了这篇,他也不准备改了,反正是没考过的文章。
谁先写出来,谁就是原创。
三篇文章做完,这雨越下越大,他本想出恭,见雨廊里的斜雨也不小,也只好做罢。
因风大,他的书案上,偶尔也会有一两点水点,他一时两会还不敢誊抄,生怕哪股妖风吹来,把卷子打湿了。
而且他发现,自己的考棚有一处角落在滴雨,这真是无话可说!
好在这情况并不严重,只是偶尔几滴下来,位置比较固定。
于是闲着开始检查几篇文章,文章已经无需大修改了,再检查一番有没有错别字,还真有,主要是写的时候不觉得是错字,很难发现,改了三个错别字。
又把避讳字也检查了一遍,新皇登基,避讳字更要注意,全部检查完,这雨还是依旧。
他也不着急,听刚才的时辰梆子,应该还是巳时,还没到午时,至少还有一下午的时间让他抄完。
闲着无事,看稿纸上的文章发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