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太虚实验系统(1 / 2)
2016年5月5日。
东海工程一期项目正在紧张的推进过程中,离6月5日第一架精卫无人战机下线还有一个月。
钟成计算了各个子工程的进度,时间很充足。
下午,伏羲一号坚固的机房中。
钟成正在检查伏羲一号中的虚拟实验系统,这是最近他和赵唯一起在始皇操作系统上开发出来的全新仿真软件系统。
只要在这个系统中输入需要进行的实验原理、相关设备、各种参数条件,就可以建立一个试验的模型。
然后就可以通过这个试验模型来模拟真实试验过程。
他在动力电池工厂实验室进行的石墨烯超导材料制作的试验过程,以前人工全程跟踪3个多小时进行一次。
现在在伏羲一号上只要5分钟就能完成一次,而且各种试验结果还不用检测,直接给出数据,一目了然。
如果对结果不满意,调整一下参数再运行一次就可以了。
只是要对最终结果进行真实试验验证。
虽然不能完全替代真实试验过程,但却能代替90%以上真实试验过程,节省的时间太多了。
这个虚拟实验系统非常复杂,涉及大量的基础理论设定,就是环境设定,少一个都会让试验结果失真。
通俗来讲,就是需要在电脑中设计出一个完全真实的实验室环境,只要想想对物理学体系宏观物理现象、微观物理现象的完全模拟就是一项庞大工程。
(PS: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在电脑中完全模拟一只箭的飞行轨迹,首先要考虑地心引力、地球磁场、风力、气压、温度的影响,然后就是箭的初始速度、加速度,还有箭本身的风阻、变形等等,而这些东西背后都需要基础理论的支持。)
他多年来的想法终于实现了!
他专门为这个虚拟实验系统取了一个名字,太虚实验系统。
这个名字是根据《红楼梦》中的太虚幻境而来,虽然不是来自华夏的上古神话传说,但更贴切。
在太虚实验系统的设计上,9527的帮助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在它控制下的伏羲一号发挥出了超常的逻辑运算能力和超强的整合能力,在短时间内把人类浩如烟海的知识体系融合到了这个系统中。
使钟成原来设计的非常“单薄”的太虚实验系统“丰满”起来,仿真度几乎达到了90%。
这样的虚拟实验系统才具有真正的意义,他以前有点想当然了。
他觉得在这一点上最能看出AI(人工智能)与电脑程序的区别。
现在的电脑程序完全是按照程序员设定的命令运行,AI却能为了解决问题,从它的知识库中自己去寻找、整合相关资料,虽然不能算是创新,但已经有了智慧的雏形。
怎么突破这一点,目前的技术水平也许够了,他觉得就在于运算速度和运算逻辑的问题上。
但他暂时并不想去研究,因为这不仅仅是一个科技问题,还是一个社会伦理问题。
AI算不算智慧生命?
如果不算智慧生命,那AI和智慧生命的区别在哪里?
如果算智慧生命,那应该如何对待AI?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