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04章 吕布父女(1 / 2)

加入书签

轰!

吕布的气势爆发,震飞几个夏军骑兵,无论骑兵本身还是他们的战马,全部被吕布的力场震开!

在吕布四周,出现一个直径为十二米的深坑,这是吕布的力场造成的破坏,产生的大坑。

“退!”

夏军骑兵被吕布的恐怖震慑,像是潮水一样快速退下。

“这支骑兵,可能只是前来牵制我们的游骑。”

高顺的陷阵营收兵,在他的面前,是数百夏军骑兵的尸体。

在魏延遭到袭击时,吕布、魏无忌两路兵马也遭到攻击。

高顺带着陷阵营在前方开道,击败袭击吕布军团的夏军,推断对方只是前来牵制的偏师。

“对方是在拖延我们的进展,还是为了集中兵马,攻击其中一路?”

吕布的军师出现,推测对方的用意。

没人拥有上帝视角,只能勾心斗角,互相算计。

正如吕布势力众人推断的那般,夏军由谢艾亲自带领一队骑兵前来牵制吕布。

谢艾是西凉出身的武将,对骑兵的运用炉火纯青。

在杨业、周瑜得手后,谢艾就此带兵离开。

位于中路的信陵君魏无忌被吴玠带兵牵制,信陵君很快收到魏延一路遭到夏军重创的消息。

“耶律德光被夏军生擒,又有一镇诸侯告灭。”

信陵君叹了一口气。

这已经是太行山脉第四个被灭掉的诸侯。

按照这样的速度,太行山脉可能会被张华势力控制。

耶律德光是这片地域实力靠前的诸侯,铁鹞军击败了不少诸侯,但还是兵败被俘。

耶律德光被夏军活捉,魏延的贪狼营遭到重创,出师不利,十四镇诸侯兵马尽皆胆寒,士气下降了一截。

“广布斥候,在百里石筑垒,作为退路。”

“令魏延聚拢溃兵,继续进军。对方取胜后,必定退回长平。”

信陵君在魏延这一路兵马被击败之后,加派斥候,探查前方的地形,以免再次被袭击。

三路大军明显更加谨慎,陆续经过百里石地区,信陵君在百里石留下一支兵马,留守退路。

长平城,张华率领夏军主力到来,与守军汇合。

孙策、太史慈两员猛将追随张华,前来挑战吕布。

“各位将军已经在北边几座营垒防守。”

“辽太宗耶律德光被杨业、杨延昭二人生擒。”

长平城的守将李显忠出城迎接张华。

长平之争,关系到上党地区的归属。

张华亲自带兵争夺此地,长平的夏军士气为之一振。

“杨家军居然活捉了耶律德光……”

张华来到长平,才知道杨业父子合力,在五镇诸侯之中,生擒辽太宗。

耶律德光被活捉,对各镇联军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你继续留守长平城,我们前去北边营垒。”

张华在长平城稍作休整,前往北边营垒。

谢艾和周瑜选择在北边修筑营垒,抵御各镇诸侯的联军,没有困守长平城。

成为阶下之囚的耶律德光被带到张华面前,脸色惨白。

耶律德光身为辽太宗,在君王之中,也算是有文治武功的一位,用兵也不算差,灭亡后唐、后晋,险些入主中原。

然而耶律德光没能摆开阵势,就被杨业、杨延昭父子活捉,深感窝囊。

要是在平地展开队形,耶律德光的铁鹞军对夏军众将的威胁不小。

可惜,没有如果。

“你就是耶律阿保机之子?你的父王耶律阿保机,在河东被谢玄击败,你可知道耶律阿保机去了何地?”

张华向耶律德光问起耶律阿保机的下落。

在众多辽帝之中,张华真正比较忌惮的还是耶律阿保机,还有萧太后,以及建立西辽的耶律大石。

耶律德光还不至于威胁到张华。

“你这是羞辱我吗?”

耶律德光以为张华询问耶律阿保机的下落,是在故意羞辱他。

“我只是随口一问。反正日后耶律阿保机,必定会被我生擒。”

张华知道耶律阿保机与李克用是一个时代的枭雄,有些棘手,但谢玄曾经在河东击败耶律阿保机,因此耶律阿保机未必有多么可怕。

如果给迄今为止的对手划分档次,那么可以召唤陨石的光武帝刘秀明显单独一个档次。

李克用、耶律阿保机次一个档次。

耶律德光再降一个档次。

耶律德光脸色变幻不定:“我不知道。”

“也是。如果你知道耶律阿保机的下落,早就前去投靠耶律阿保机了。来人,将其押送至长安天牢。”

张华已经关押了秦穆公、陈胜、吴广等大人物,此时又关押耶律德光,这些皇帝或者农民起义军首领,可以凑成一桌打麻将了。

耶律德光好歹是辽太宗,因此张华专门给他在长安城天牢留了一个位置。

耶律德光沉默不言。

败军之将,何以言勇。

张华不信任耶律德光这个契丹人,自然不可能重用耶律阿保机的儿子,被关押已经是最好的结局。

吴玠禀报敌军的进展:“十四镇诸侯大军,已经越过百里石,在我们的壁垒北面筑垒。对方锐气被挫败,短时间应该不敢主动进攻,正在重整旗鼓。”

“走,我们去会一会十四镇诸侯。”

张华见孙策、太史慈已经在摩拳擦掌,知道他们想要与吕布斗将,于是主动前去挑战十四镇诸侯。

虽然双方大军还没有进入状态,但双方的武将却可以打斗。

“伯符定要小心,吕布有虓虎之勇,不可小视。”

周瑜与孙策两人会面,提醒孙策。

从谢艾率领一队骑兵试探吕布的武力来看,吕布表现出的战斗力已经非人。

周瑜与孙策情同手足,不比刘关张的关系差,提醒孙策小心吕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