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天然的奢侈品(2 / 2)
伤多,亡少,真正被敌人杀死的将士不足三十人。
重生之初,蓝鑫就投入大量资金和资源在军中培训医护兵,出征之前,准备了充足的止血散和金疮药,另外,他还拿出了一些产自未来珍贵无比的青霉素给随军医官。
因为有了青霉素,受伤不重的将士都得到了很好的医治,大大降低了死亡率,若是没有青霉素,多死上百位将士是正常的。
在蓝鑫眼里,青霉素价值同体积的黄金,但他不是一个吝啬的人,将士们为他这个国主出生入死,受伤了,他多花点钱给将士治病,这是应当应分的。
吴朝的将士伤亡人数加起来不足三千,不少人是因投降后,抢夺百姓的财物被杀的。
杯酒释兵权,好办法,自然要学。
蓝鑫有钱,他暂时不准备在静海军境内征税,愿意投钱贴补静海军的发展。
吴朝将领投降后,只要安分的,就会得到丰厚的赏赐,投降前许诺的条件,不会改变,但要求这些将领卸下军权,安心当一个富家翁。
给出兵静海军的将士发饷,给伤亡的将士发抚恤,还有赏赐投降的敌军将士,还有其他各种消耗,为了打这场战,大明帝国耗费了26万圆,户部拨的款,户部花钱速度比收税的速度快,财政赤字不断扩大,只能不断从大明皇家银行借钱,
截止四月底,大明户部欠大明皇家银行贷款额超过一百万圆大关。
蓝鑫希望静海军能够成为大明帝国稳定的大后方,发兵静海军之前,他就要求随军出行的文官,每占领一个地方,就要推行惠民政策,想尽办法尽快恢复当地的民生经济。
高产的种薯随出征将士进入静海军,当年,就有三万多亩地种上了红薯。
再过一年,只要没有人祸,就算有大天灾,静海军境内也不会出现大范围闹饥荒的情况。
为了静海军的长治久安,蓝鑫鼓励岭南的百姓移民静海军,赐路费,赐土地,甚至赐购买农具的费用,并为移民建新房开了方便之门。
同时,蓝鑫要求静海军各州县官员组织境内的一些大族举族迁移到海南等地生活。
另外,蓝鑫鼓励不同族的子民通婚。
通过民族融合的办法,蓝鑫相信时间久了,只要他这个国主,对境内的子民一视同仁,静海军大部分百姓都不会想着搞独立了。
当然了,蓝鑫没有想过一位当好人,总想着闹独立的异族,他是不会手软的,杀了便是。
……
明昊四年,八月下旬的一个晚上。
蓝鑫独自一人书房里,用笔记本电脑查阅资料。
“再过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周行逢就要去世了,张文表兴兵作乱,大好时机啊。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大明帝国的家底够厚的了,没有必要再低调下去了,可以开展版图了。”
重生之前,蓝鑫就想过公元962年秋天,发兵武平境内。
正因为有这样的想法,蓝鑫才会主动和武平节度使周行逢联系,把红薯出口到武平。
两千万公斤薯种,如果有九成栽种到地里,就算种植技术不够,产量超过四亿公斤,真不是难事。
相比大明,武平的人口稍微少一些,平均每人不到两百公斤的红薯,一定程度上帮助武平百姓解决了饿肚子的问题。
……
唐朝末年,武安军节度使马殷割据武平。
开平元年(907年),后梁建立,马殷被梁帝朱温封为楚王;后唐时正式开府建国,以潭州为都,号长沙府,史称南楚或马楚。
马殷统治时期,南楚保境安民,依靠农桑纺织和茶叶种植,经济快速发展。
可惜马殷死后,他的儿子们为争夺统治权连年内战,南唐皇帝李璟乘机发兵,于保大九年(951年)灭掉南楚,吞并武平。
但好景不长,李璟用人不明,导致武平政治混乱,人心不附,再度爆发兵变。
马氏旧将收复故土,几经厮杀,武人周行逢脱颖而出,稳住了武平局势,建立起周氏政权,史称武平军、武平或周行逢政权。
本着“楚人治楚”的原则,周、宋朝廷只负责对这个称臣的周行逢封官——武平节度使,其余事务概不过问。
于是,武平成为十国之外如假包换的割据政权。
周行逢有九个结义兄弟,其中八人均在争夺武平统治权的厮杀中被搞死了,除周行逢外,硕果仅存者名叫张文表,他与周行逢一时倒也相安无事。
然而,建隆三年(962年)九月,弥留之际的周行逢却料定,自己死后,衡州刺史张文表一定会叛乱,临终前嘱咐周保权说:
“我死之后,张文表必叛,一定要让大将杨师璠把他除掉。万一事有不测,宁可举家归服大宋,借大宋的兵力消灭张文表,也绝不能把疆土留给张姓逆贼。”
在周行逢看来,赵匡胤对前朝旧主尚且放了条生路,周保权穷极往投,应该会有好的归宿;可若是落到张文表手里,周氏一门必死无疑。
此时张文表担任着衡州刺史,实则衡州以南的永、道、全等州也都在他的控制之下。
周保权为了对张文表形成合围之势,派亲信接管永州屯戍。
这下子可惹恼了张文表,他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先把开赴永州的将士击溃,随后挥师潭州(今长沙),大有破竹之势。
张文表一发难,小孩儿周保权马上慌了,老将杨师璠竟然也慌了。他们对战胜张文表毫无信心,慌张间,把周行逢的两条锦囊妙计合为一条,一面发兵平叛,一面火速向赵匡胤求救。
事实证明,周行逢的锦囊妙计并不妙,周保权的求救信递到宋廷一个半月,才等到宋廷正式册封自己为武平军节度使的任命。
……
杨师璠出兵不几日就传来张文表已经攻占了潭州的消息,心里立刻着急起来,没想到张文表的速度如此之快。
军情紧急,于是催动军马急速向潭州挺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