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百五十一章 朐县的一场饥荒(2 / 2)

加入书签

谷齵  “长史此言何意?”

“就是字面意思。”林朝摊手笑道。

既然改不了吃嘴残的习惯,那还是尽量吃海鱼吧,只剩还能多活几年。

“走吧,该去办正事了。”

……

朐县因地靠东海,水土并不是很肥沃,反倒是通商贸易非常发达,这个后世被称之为连云港的地方,若是将来大兴商业,倒是一块要地。

不过此时,朐县的百姓还是以耕种为主,这也是数千年华夏百姓的常态。

一个月前,地方官曾上报,朐县发生了饥荒,但是规模不大。当时荀彧不在徐州,正是田丰代掌众事。

田丰本身就有屯田之责,还掌管着徐州的田土赋税,本来就忙得够呛,又分担了荀彧的工作,哪怕彻加班也干不完。

再者,这两年发生的饥荒实在是太多了,也太正常了。而且当时也是青黄不接之时,田丰便没有太在意,只是令府库拨款放粮,以解决百姓的生活问题。

别看田丰平日里抠抠搜搜的,哪怕一贯钱也不舍得多花,但事关百姓的生计,他却从不小气,当即拨粮两万石。

一部分作为百姓的口粮,一部分作为将来垦荒屯田的种子。

林朝治徐州的政策,向来是授之以渔。

有天灾人祸,官府替你兜底,那寻常年间你就得辛勤劳作,满足自己生活的同时,赋税一分也不能少。

虽说不上有多宽仁,但胜在公平。

本来这件小事就这么过去了,毕竟朐县也才一万多户,撑死了三五万人,并不是什么大事。

但就在田丰下令拨发粮草的半个月后,顺天府密报,朐县因饥荒饿死了一两千人。

奇怪的是,郯县府衙方面却没有收到任何消息。

出了灾荒,调拨了赈灾的粮草,结果还是饿死了这么多人,最后还不没有上报。

要说其中没有猫腻,怕是连三岁小儿都不信的。

林朝此行,就是准备将这件事情调查清楚。

那可是一两千条人命啊!

无论事情牵涉到谁,都不可能法外容情。

林朝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暗自祈祷这里面没有糜竺的事。

不然就算刘备亲自出面也保不下他,我林子初说的。

牛车又行了半日,眼看天色渐晚,周围又没有驿站,就在即将露宿荒野之时,忽然在黑暗中发现了前方数里外有几许微光,想来应该是个村落。

“走,咱们前去投宿!”

林朝一指远处的火光,开口说道。

不入民间,如何体察民情?

此处已经进入了朐县治内,只要放下身份与百姓攀谈几句,前一阵子的饥荒就能大概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古来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若是始作俑者连百姓的嘴都能封住,那林朝反倒不敢孤身入朐县了。直接派大军围剿,才是上策。

众人又行了半柱香的功夫,终于抵达了之前看到的火光处。

可眼前的景象,饶是历经过疆场血战的林朝,也是心中一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