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54章 1.43 百般不厌(2 / 2)

加入书签

一言蔽之,诚信立国。

话说,自那晚独上高楼,皇后坦然相待。刘备一眼扫过,见皇后胴体广披守宫纹身,便知陛下之心。

只需是为朕所有,谁也不得染指!

“蓟王向来耿直磊落。”陛下言道:“若年年为陇右诸胡上呈献费,编户入册,有何不可。凡有化外野民,入籍大汉。亦如此例。”

“陛下圣明。”左丰抢前高呼。

陛下轻声一笑,意味深长。

须知。蓟王虽加黄钺,有代主征伐之权。却未得抄掠化外野民,为己所用之便。杀戮与抄掠,乃泾渭分明之两码事。

蓟王向来谨慎。一旦滥权,必被陛下所忌。赐加黄钺,与三赐九锡,实质上,并无不同。既是褒奖,又是测试。人前人后,凡有一丝不同。自以为天高皇帝远,再无掣肘,便可随心所欲,放手施为。便大错特错。

后世有句俗话,放长线钓大鱼。正如陛下这般。乃是行:反·纵虎归山之计。

前后两汉,煌煌四百年。凡能居于帝位者,皆不可小觑。

道理很简单。四百年来,凡有自诩为聪明者,只需扪心自问:皇帝为何不出我家。

洛阳东郭,殖货里,辅汉大将军府。

收到黄门令密信,贾诩不动声色,付之一炬。

先前,蓟国前后来函,言及二事:抄掠三韩,倭国来使。贾诩顺水推船,二事合一。欲行瞒天过海之计。

自以为得计。

岂料陛下对蓟国周边,知之甚祥。于是将计就计,亦未说破。且看蓟王如何行事。

今,蓟王如实上报,不惜多出三亿献费。终令陛下彻底释怀。

试想。以贾诩之智,尚未察觉有异。料想,蓟王亦未知也。正因蓟王不知陛下暗行将计就计。故一切举措,才发自本心。换言之:明知贾诩已瞒天过海,蓟王仍怀赤子之心,不曾欺瞒陛下。足见赤诚。

陛下笑叹,贾诩聪明反被聪明误。机关算尽太聪明,险误了卿卿性命。

也正因有贾诩,这个聪明绝顶的蓟王谋主担保。才足让陛下对蓟王的真实反应,十分取信。试想,足智多谋如贾诩,都未曾窥破朕之将计就计。蓟王纵天家麒麟,又岂能窥破?

然事实,当真如此么。

贾诩烧尽密信,一切如常。

“我主,高枕无忧矣。”

凤栖梧桐,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陛下计试蓟王。又何尝不是贾诩暗中试主。所谓大忠似奸。自古忠奸莫辨,正邪难断。蓟王究竟是大忠还是大奸。

此事足见分晓。

疏不间亲,卑不谋尊。对于贾诩这样的绝世谋主而言,知晓主公的真心实意,方能人尽其谋。

简言之:主公(真)想如何行事?

智者交锋,兵不血刃,胜负已分。甚至,千里之外的蓟王,竟全然不知。

唉。果然伴君如伴虎。

“繁礼君子,不厌忠信;战阵之间,不厌诈伪。”又曰:“焚林而田,偷取多兽,后必无兽;以诈遇(待)民,偷取一时,后必无复。”

故而,”臣之忠诈,在君所行也。君明而严,则群臣忠;君懦而暗,则群臣诈。”

一言蔽之,上梁不正下梁歪。

故而,明以照奸。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