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两百七十章 三类元宇宙(1 / 2)

加入书签

传统电影的2d和3d视觉体验已经不能满足大众。多人参与的沉浸式影院将通过虚拟世界改善观众的体验。

在影视所描绘的世界中,观众不再是电影内容的被动消费者,而是一个旁观者,在其中发挥作用。

虚拟现实电影院已经出现,这个随意一个城市里面,当然了,得是大城市里面才会有,小城市不会有的,毕竟造价问题。

与传统电影不同的是,观众不再坐在黑暗的房间里盯着前方,vr影院里摆满了转椅。

每个转椅都配有vr眼镜和耳机,观众可以沉浸在电影中,探索电影。

此外,4d动态电影已经出现,振动,下降,吹,水喷雾,痒和其他特殊效果会随着电影,烟,雨,光电,泡沫和其他影响也带来身临其境的体验,如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全方位的感觉将进一步快速发展, 在流行中的metasomes。

目前说的元宇宙大概可以分成三大类,第一类就是虚拟现实, 典型的就是扎克伯格要搞的这个东西。

扎克伯克这人大伙都以为是资本家, 折腾来折腾去就是为了挣钱, 跟之前的老马性质差不多。

其实不对,小扎是个有理想的咸鱼, 跟那些死了命追求利润的资本家并不相同。

不光是小扎,像马斯克、乔布斯这样的美联邦新贵,或多或少都有些情怀, 骨子里都有改造世界的想法。

这个和美联邦这个国家的运作方式强相关,美联邦立国几百年,不少人以为是依靠金融和军事霸权,这种说法倒也没错, 但是根本上,美联邦强大的根本基因是创新。

原子弹、芯片、互联网这些引领世界前行的科技都诞生于美联邦,包括华尔街那些精英用美元搜刮全世界, 又何尝不是一种金融创新?

跟美联邦比起来, 马道长的金融创新也就是个弟弟。

所以facebook改名为并不是是因为小扎想蹭热点,本质上还是觉得元宇宙是未来。

按照小扎的设想,元宇宙就是把现实社会中的大部分社交搬到meta建立的虚拟空间。

比如开会, 我们现在可以用企鹅会议轻松拉一个视频会, 但是还得借助pc、平板或者手机, 会议体验像是在看监控,参与感很差。

元宇宙就不一样了,头盔一戴, 马上就会置身虚拟会场,相对于视频会议的平铺直叙,你能感受到演讲者慷慨激昂的手势和动作或者谈判过程中铺面而来的压力, 完全是身临其境的感觉。

如果你自己健身感觉有点无聊,随时随地召唤朋友, 在线上来一场虚拟比赛,如果朋友不在线也可以找到附近的同道中人。

而且这个不是虚拟锻炼,可以把你的跑步机上接入虚拟世界,结果是现实世界里你在客厅的跑步机上跑了一个小时, 但是你的感觉是和小伙伴一起跑了一个山地马拉松。

这就是扎克伯格的元宇宙, 核心就是现实世界在数字世界的投射, 把现在二维的、呆板的网络社交转化成三维甚至四维, 让你在虚拟世界里也能体验到真实感。

这种映射有另外一种说法就是数字孪生,通俗点说也就是虚拟现实。

这种虚拟现实是广义的,除了生活消费上给你带来更好的体验外,更大的用处是用在生产上。

比如把生产线搬到数字世界,先在虚拟世界模拟改进测试,可以大幅度减少现实世界的实验成本和试错成本。或者直接把实验室虚拟化,在数字世界里完成实验和发明。英伟达的omniverse就是这样一个平台,你可以使用基础组件把现实世界中的一切东西都虚拟化。按照黄仁勋说法,他准备把地球虚拟一下,用来预测天气。

这个是元宇宙的第一个解释,把线下的东西搬到线上来,会议,运动,聊天,逛街、生产、实验。

终极目标就是完成整个世界的虚拟化,让你在元宇宙里也能感受到真实世界一样的体验,这种甚至比真实世界更能让你身心愉悦。

第二类就是高阶状态的电子游戏,类似《头号玩家》构造的绿洲或者三体里描述的三体游戏,线上线下完全是两个世界,互相没有关联,现实世界的外卖小哥可能在虚拟世界里拯救世界。

当然了游戏有很多种,魂斗罗、俄罗斯方块是游戏,绿洲这样的超级场景也算是游戏,那什么样的才算是元宇宙呢?

一是必须要真实感,也就是利用vr、ar、可穿戴设备等技术,让你真正化身游戏角色。

二是必须得有社交,游戏里的各个虚拟角色要对应现实中的人,你们完成任务过程中必须要有协作,也就是必须要有社会关系。

第三任务必须是长期性的, 如果是和平精英这种游戏,每次进入都需要重新组队,没法聚集一大帮人共同协作。而且退出游戏进度就丢失, 相当于每次进入游戏就重启人生,那这虚拟世界体验感得多差?

必须得是像绿洲这样,大家有一个共同的目标,而且是长期稳定,每次进来都能把上次任务续上,这才能形成另一个虚拟世界。

但是所有的游戏都有一个特点,输赢之间界限分明,总有高手一路打怪升级能玩到通关,然后这个游戏瞬间就失去吸引力,即使像绿洲这样的超级游戏,最后开了彩蛋也就没了意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