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36章 天山(2)马璘的心思(2 / 2)

加入书签

于是让陇右军全力以赴对付吐蕃,河西军只在祁连山山口守卫要隘就行了,如此一来就可抽调一半兵马,加上朔方军留在灵州附近弹压迁过来的吐谷浑、党项羌等部落的军队,也能抽调一两万。

“如此一来五万精锐就成了!”

“不过想要做好调遣,筹备好粮草,还要等到秋季才行,因为整个河西的驻军、官员都需要关内道支援粮草才成,若要出兵北庭作战,算上路上的消耗,恐怕还要出动长安户部大仓才行”

“当然了,长安附近还有十万精锐,如果圣天子......皇帝狠下心来,不抽调河西军、朔方军,只动用御林军,就可以直接从那里调集粮草、器械、民夫了,但无论如何,也是要等到秋季才行”

“大郎啊大郎,你好毒的算计,一早就算计到唐军就算打过来也是半年以后的事情了,而到了秋季,不仅碎叶军补充的人马训练成熟了,一万五千府兵也可随时抽调出来!若是加上总数高达六万的牧户,这军力总数实在不是现在的唐军可以抗衡的”

“以前的侯君集、薛仁贵、苏定方等人挥师西进的时代,正是大唐军卒最为锐利的时代,而突厥人多半只是轻骑兵,如何能抗衡,可眼下.......”

他突然想到了高仙芝。

“程千里一死,高仙芝多半会接替他碶西节度使的位置,以他的脾性,在眼下整个高昌、安西还有三万余精锐的情形下,极有可能冒险北伐的,不过依着朝廷的效率,恐怕眼下正式任命才刚刚下达,就算他胆子大的出奇,也是要等到秋季才行”

“不过,依着大郎的狡猾,必定已经安排仁勇都秘密联络了吐蕃人,朝廷想要全力以赴对付他并不容易啊”

想到这里时,马璘不禁有些惭愧。

“大郎对自己可是推心置腹,还将突厥人的公主嫁给我,眼下说起来我与他还是连襟,为何一门心思还在为大唐着想”

“可我毕竟从小生在唐境,长在唐境,说的是唐语,读的是唐书啊......”

“也罢,既然大郎让我镇守天山西麓,面对的也就是西突厥余部,眼下大郎如日中天,西突厥的恭顺程度比对以前的碶西节度使还要厉害,一个营头就能将彼等压的服服帖帖,又有何难?”

就在马璘怅然若失时,一旁的苏希杰却会是心无旁骛。

与马琳不同,父亲来自西突厥右厢鼠尼施部,母亲来自左厢阿悉结部,名字来自孙秀荣,一位根红苗正西突厥“余孽”的苏希杰正在想着之前孙秀荣的叮嘱。

“希杰,记住。一路上要多听,多问,多看,不光是到了怛逻斯观察,草原上诸部也是极好的观察对象,摄舍提部也就罢了,彼等以前直接隶属于北庭都护府,但阿利施部落、弓月部、沼泽地葛逻禄、南弓部都是极好的观察对象”

“除了牧户,还有农户、普通官员,军将里,除了荔非守瑜,还有封常清等人也要注意观察,嗯,对了,元丰、宇文邕奴时我故意留在怛逻斯的,这两人应该问题不大,特别是宇文邕奴,要尽快找他核对消息”

除了他二人,跟着的还有两人,自然就是那位被朝廷安排到碎叶镇担任判官的岑参,以及准备去碎叶川“怀旧”的李白了。

孙秀荣的突然拿下北庭,让原本大大咧咧的李白也有失去了往日的风采,来到北庭后都是一副失魂落魄的模样,至于原本就心事重重的岑参更是成日里呆若木鸡一般,他们自然不敢去高昌,只得跟随马璘去碎叶镇。

苏希杰也是奇怪,“按说大汗进占北庭的消息早就传到了怛逻斯,为何二郎还不亲自到轮台拜见?二郎绝对不是准备另起炉灶之人,他也没那个能力,他一向唯大都督马首是瞻,以仁勇都消息来源的迅捷,他应该早就知道了才是呀”

就这样,一路上诸人各怀心思往怛逻斯方向走着,由于有孙秀荣的交待,苏希杰也放慢了步伐,一路上对前来拜见的诸部酋长嘘寒问暖,对遇到的牧户也问长问短,十日后才抵达阿利施部落,也就是后世阿拉木图一带。

“希杰,若是怛逻斯一带还能为我所用,那首府设在轮台就不大合适了,最好是在阿利施,抑或胡禄居,亦可细细查看一番”

(阿利施,后世阿拉木图,胡禄居,后世伊宁市)

一想到前面就是阿利施部落了,苏希杰不禁眼睛一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