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百一十一章 秦良玉(1 / 2)

加入书签

与程仲地详细商议之后,邓世秋决定留下三千人驻守夔州府城,不管怎么说,这里都是进入四川的东大门,而且大江从夔州府顺流而下,万一张献忠选择从重庆乘坐木船逃出四川,兵力太少根本挡不住,所以夔州府城这个口子必须要牢牢的守住。

俘虏的近三千大西军军士,就地留下了一千人,春耕时节马上就要来临,因为数次的战争,以及土匪的骚扰,夔州府城人口锐减,大量的土地很有可能荒芜,留下一千俘虏耕种土地,可以尽量减少抛荒的土地,亦可以为来年尽量多收粮食打下基础。

大军前往云阳和万县而去的时候,程仲地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虽然攻占夔州府城的战斗没有能够用上力,不过俘获了张献忠派遣到夔州的大西军军士,缴获了他们携带的文书与令牌,加上刘进忠不遗余力的帮助,对于接下来的征伐肯定大有作用。

这一点在云阳很快体现出来,程仲地手持张献忠的令牌,带着刘进忠等人,兵不血刃的拿下了云阳码头和城池,驻守云阳的一千大西军新营的军士,也成为了俘虏。

在云阳留下一千名军士和一千名大西军俘虏之后,船队朝着万县而去。

邓世秋与程仲地的春节是在船上渡过的,如果不是身边军士的提醒,他们差点就忘记春节到来了,两人仅仅是喝了一碗酒,不约而同的祝愿接下来的战斗顺利。

夔州府所辖的万县,地形有些特殊,走水路可以继续乘坐大船前往重庆,走陆路则可以直插顺庆州,地理位置很重要,几乎不亚于夔州府城。

张献忠派遣了五千军士驻守万县城池,他们同时控制万县县城和码头,这五千大西军军士之中,有一千老营的军士,由一名游击将军指挥,其主要任务就是固守万县码头。

邓世秋和程仲地颇为紧张,四川总兵秦良玉将会在万县等候,不知道秦良玉是不是发起了对万县城池的进攻,或者是对万县码头的进攻,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形,不知道万县码头臣了什么样子,会不会有很多大西军的军士守卫。

还是刘进忠的话语彻底打消他们的顾虑,刘进忠告诉邓世秋和程仲地,万县城池高大坚固,秦总兵不大可能直接进攻,其麾下的白杆兵擅长在山林里面作战,不习惯攻城拔寨的战斗,数月之前秦总兵率领白杆兵,前往夔州府城作战,损失了数百人,也没有能够拿下依斗门,至于说万县码头,守卫更加的森严,秦总兵麾下的军士数量不足,也不会贸然进攻。

刘进忠还告诉邓世秋和程仲地,完全可以利用张献忠的令牌,一举拿下万县码头与城池,且万县码头与城池里面都存有不少的粮食,张献忠攻陷夔州府城之后,将整个夔州的粮食几乎全部集中到了万县,还留下了一些钱粮,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万县就是整个夔州的中转站。

一番紧急的商议之后,邓世秋做出了决定,依旧由程仲地率领两千军士,手持张献忠的令牌,前往万县码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控制驻守码头的大西军军士,拿下码头之后,不要耽误时间,直接前往万县县城,骗开城门之后杀进去,万县城内仅有大西军新营四千军士,战斗力不是很强,完全可以直接拿下。

老天都在帮忙,船队抵达万县的时候,正是清晨,江上大雾,能见度很低,这就让万县码头驻守的大西军军士看不见有多少的船只,守卫的军士看见了张献忠的令牌,看见了驻守夔州的新营参将刘进忠,丝毫没有怀疑,热情的和众人打招呼,让众人上岸。

眨眼之间,十多名大西军军士被包围和斩杀,甚至来不及发出喊叫的声音。

十五名江边巡逻的大西军军士,亦被迅速的包围和斩杀,刘进忠甚至都动手杀了一人。

不过一刻钟左右的时间,两千军士完全控制了万县码头,封堵了万县码头前往县城的道路,几个拼死想着逃到县城去报信的大西军军士,被毫不留情的斩杀,码头驻守的大西军军士,刚开始奋起反抗,不过在领头的游击将军被无情斩杀之后,绝大部分军士选择投降。

邓世秋率领部分军士上岸的时候,程仲地已经做好了前往万县县城的准备,两人简单的碰头,程仲地率领五千军士扑向万县县城。

拿下万县城池的战斗更加简单,简直就不算是战斗,仅有守卫城门的几个大西军军士被斩杀,新营的四千名军士,听闻码头被占领、一千老营军士全军覆没的消息,乖巧的放下了手中的兵器,全体投降,包括新营参将,同样选择投降。

万县城池与码头共有存粮两万三千石,黄金白银折合五千两,这个数目令邓世秋与程仲地颇为吃惊,张献忠居然从夔州搜刮到这么多的粮食,可以肯定的是,凡是撞到张献忠枪口上的士绅富户,无一幸免,家破人亡的同时,钱粮也被搜刮殆尽。

邓世秋刚刚抵达万县城池,斥候就前来禀报,四川总兵秦良玉,及其麾下的两千白杆兵军士,就在距离县城二十里地的某个村里等候,他们已经知晓朝廷大军占领了万县码头与城池,秦良玉骑马正朝着县城而来,两千白杆兵军士跟随其后。

邓世秋看着程仲地摇了摇头,他知道秦良玉在驰援夔州府城的时候,与张献忠作战遭遇惨败,白杆兵的损失很大,可没有想到秦良玉前往万县,仅仅率领两千白杆兵军士,凭着这些军士,不可能攻打万县城池,也不可能攻打万县码头。

大军在万县码头集结,按照原定的计划,到了这里之后,邓世秋和程仲地将要率领两万军士走陆路前往南充,与马士英率领的大军会和,具体商议如何进攻重庆与成都两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