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圣旨(1)(2 / 2)
朱聿键看了看其他人,开口了。
“皇上,臣赞同史大人与邱大人之分析,臣以为,依照八旗军的实力,尚无多线作战的能力,主要是粮草不足,此外从兵力上面分析,入关的满八旗三万人,蒙八旗两万人,汉八旗五万人,总兵力十万人,其中吴桥之战损失两万人,还剩余八万人,多尔衮并未继续从沈阳方向调集兵力,应该是考虑到粮草的问题。”
“根据得到的情报,豪格率领五千满八旗军士、两万汉军固守景州和安陵两地,多铎率领一万满八旗军士、五千蒙八旗军士、五千汉军征伐洛阳,阿济格率领一万满八旗军士、一万五千汉军征伐山西太原,留守京城与北直隶的仅有五千满八旗军士和五千蒙八旗军士,留下五千蒙八旗军士主要还是因为吴桥之战,蒙八旗损失太过于惨重。”
“从兵力的配备上面来说,不管是多铎、阿济格,还是豪格,单独发起对山东之进攻,都没有获胜的把握,这一点多尔衮应该清楚。”
“综合上面之分析,臣以为,朝廷之策略不应该有大的调整。”
朱聿键是内阁首辅,所说的话语基本代表内阁的意见,他说话之后,其余人基本不会开口发言了。
朱慈烺叹了一口气。
“其他的话朕就不多说了,朱大典提出来的问题,你们仔细考虑过了,认为多铎、阿济格与豪格等人,暂时不大可能发起对山东与归德府等地的进攻,听起来很有道理,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若是粮草不充足,那大军就有溃散的危险,若是兵力不足,就难以彻底剿灭对方。”
“不过你们想过没有,李自成选择投降的可能性是存在的,朕倒不是说李自成一定要前往京城去向后金朝廷投降,李自成可以给多铎等人写信,表示臣服,甚至可能提出来帮助后金朝廷固守陕西的建议,若是多尔衮收到了李自成这等臣服的信函,会做出怎么样的选择呢。”
“朕想,无非是两个选择,其一,不理睬李自成臣服的信函,继续征伐,一直到彻底剿灭李自成,彻底稳定北方的局势,其二,考虑到粮草与兵力方面的问题,暂时默许李自成臣服,从而将主要的进攻方向调整为山东与河南开封、归德。”
“如果多尔衮调整了主攻的方向,朝廷该要如何应对。”
所有人都沉默了,朱聿键也低下头。
朱慈烺看着地上铺开的地图,轻轻的哼了一声开口了。
“朝廷必须要有应对之策。”
“朕仔细考虑过了,打的一拳开,免得百拳来,主动从德州发起对景州和安陵的进攻,彻底打败豪格,让后金朝廷与多尔衮胆寒,不敢轻易发起对我们的进攻,以争取到集聚力量的时间,待到时机成熟,朝廷就可以发起对八旗军的总攻了。”
“这场战斗,朝廷可以争取吴三桂,只要吴三桂出工不出力,不与朝廷大军拼死对抗,朝廷可以赦免其归顺后金的罪行。”
“若是朝廷大军之对手,就是豪格麾下五千满八旗的军士,那朕不介意再来一场吴桥之战,彻底剿灭这五千满八旗军士,连带着豪格与叶臣一并收拾。”
“朝廷大军主动发起对景州与安陵的进攻,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动摇多铎与阿济格的军心,同时给李自成适当的激励,让其拼死与八旗军作战。”
说到这里,朱慈烺手中的竹鞭,指向了德州、景州与安陵,那上面有朱慈烺专门画出来的记号。
“作战的时机把握,也是非常关键的,必须是多铎与阿济格发起对洛阳和太原的进攻之后,那个时候多铎与阿济格无暇分身,没有办法驰援豪格,京城驻扎的八旗军数量不多,多尔衮也不敢随意调遣兵力驰援。”
“四川方向,曾英与杨展务必要倾尽全力,死死的拖住张献忠,不让其逃窜到湖广。”
“朕不想打,至少现在不想打,可不得不打,湖广刚刚稳定下来,还需要时间修养,南方各地的兵力还没有彻底整合,这个时候打,时机的确不好。”
如此重大的问题上面,朱慈烺是一言九鼎的,他做出决定之后,内阁与兵部就要认真商议,不折不扣的执行下去了。
再次看了看众人,朱慈烺不紧不慢的开口了。
“此次主动出击的战斗,比吴桥之战还要关键,朕依旧是要御驾亲征的,朝中的事宜,内阁处置,特别要关注淮阳钱庄筹备的事宜。”
“决战的大幕已经拉开了,接下来就看谁更胜一筹了,如此关键的时刻,朝廷上下务必一条心,不能够有任何的杂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