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3章 融资受阻(1 / 2)

加入书签

郭庆和陈经理重新约好了时间,就飞往上海。和陈经理会面并不如第一次那么顺利。再见陈经理时,对方已不见初时的热情。只见他笑不及眼底,客客气气地把郭庆邀请到洽谈室。

不怪陈经理变脸,他虽是看好智游自在,却更倾向于收购它。在广州那几天,他虽然没有上门拜访,却深度调查了智游自在的市场状况。最终他判定,智游自在和他所在集团——妙游天下的业务有重叠,却又各有千秋。

妙游天下的业务重心在长江以北和欧美境外高端路线。智游自在的重心在长江以南、东南亚低端路线。从线上平台看,妙游天下大而笨拙,智游自在小而灵活。如果妙游天下将智游自在整合进来,势必会大大增加妙游天下的实力。但是,如果是投资或控股,集团就有两个业务一样的平台,这并不利于公司的发展。

同时,调查结果显示,智游自在财务状况不明朗,正在找人进行融资。它的市场渗透率还不足以打动B轮投资商。

他已经向集团汇报了智游自在的现状,集团有收购的意思,只不过,现在还不是时候,他们在等一个低价买进的时间点。这个时间点不能太早,也不能太晚。太早了,郭庆并不一定愿意卖出,即使愿意,价格也高企。太晚了,一旦公司崩了,再接手价值不大不说,还要收拾烂摊子。

这次郭庆来了,显然是想找投资商,而不是找买方。不过,这并不妨碍他引导郭庆往另一个方向考虑。

两人没有达成合作协议。陈经理把集团的决定明确地告知他,妙游天下不会投资智游自在,而是希望将智游自在整合进妙游天下。至于价格,陈经理竖起了食指和中指,笃定地说,“人民币。你好好考虑下,再等下去,还不一定能值这个价。”

郭庆知道,这不是真正的收购谈判,陈经理只是跟他透点风。真正确定收购的时候,又会是另一番场景。妙游天下不是第一个出价买智游自在的人,郭庆相信,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但是,妙游天下却是目前为止出价最高的。“2”的后面是什么,郭庆自以为很清楚,不会是百万,也不会是亿。两百万还不够买他的业务,更不用说已经拿了专利的技术。两亿太多,再给他两三年,可能还不一定够得着。

两千万,刚好是A轮融资的融资款。他们投入的钱,又何止两千万?刚开始创办公司时,他们三人总共投资了三百万元作为启动资金。在A轮融资到款之前,又断断续续地投了一百多万续命,才坚持到A轮融资款到账。

两千万,还不够回本,却已经在合理的价格区间。有了前几家对比,郭庆心情稍微缓和下来。烧钱烧了那么多,全被他拿来投石问路了。不到最后一刻,他还真舍不得卖掉公司。可是,公司还有一百多号人等着开饭呢?

卖掉公司,有一半的人能跟着进新公司就很不错了。但是,从广州到上海,又有多少人愿意搬家?这两个城市风格各异,虽同为一线城市,房价、消费水平却不在一个档次。

临别前,郭庆如进来前一样,笑脸相对,看不出一丝不愉快。不管怎么说,智游自在至今寂寂无名,妙游天下却已经连续几年稳坐行业前三的宝座,光名字,就已经碾压智游自在。如果最后迫不得已走到要把智游自在卖掉,那妙游天下是最好的归属,没有之一。

走出妙游天下,刺眼的阳光当空照,独自一人走在上海的街道上,郭庆失魂落魄,完全没有在办公楼前的一丝神气。他知道,就算公司输了,人的气势却不能输。

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创业,有今天的成绩着实不易。可是,要卖掉公司啊,就像卖掉他的孩子一样,他于心不忍,也非常不舍。就算知道孩子会到一个条件更好的家庭,会享受更好的资源,将来有更好的发展,他仍然不舍。

上海的街头熙熙攘攘,人头涌动,烈日当空,灼热的空气里,飘荡着几分暑气。他感受不到夏日的火热,却感觉到冰冷。似有寒气入体,回广州之后,他头重脚轻,鼻子像被棉花塞住了,最简单的呼吸动作,如今都变得困难重重。明明是夏天,为什么感觉已经到了冬天?

没有人知道郭庆怎么样。对于员工来说,他是公司老板,没有人有资格过问他的行程,就算一个星期不来公司,也不会有人有异议。如果遇到重要决策,需要他拍板,一个电话就可以解决,一个不行,就两个。不过,公司里风平浪静,没什么大事需要他点头,此时的智游自在并非缺他不可。

从上海回来两天后,郭庆回到了公司。100多位小伙伴们集聚一堂,朝气,生机蓬勃。这就是他一手创立的团队,看着他们,他由衷感到骄傲。最骄傲的不是日夜奋斗出来的产品,不是走南闯北跑出来的业务,是凝聚在一起的精神力,是奋勇向前的决心,是一张张朝气蓬勃的脸。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