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0章 蜀骑(1 / 2)

加入书签

李宓瞥了一眼,果真如宁旗官所言,瘦欲无形、柔若无骨,愈亲愈耐抚摸,只是嘴上仍调侃道:“有点臭,公主这是变着法子折磨本官吗?”

宋亭鹭立即嘤咛一声,穿回鞋袜,娇躯缩在车厢角落,俏脸红的滴水,不敢见人。

她那双玉足自幼年起,便不经霜露,再加上日日用香薰温洗,肌肤薄如婴儿,轻软如玉。

足下那双锦靴更有门道,靴底垫有一块稀世美玉,天然异香,有冬暖夏凉之效,绝无熏臭可能。

尽管知道对方捉弄自己,宋亭鹭仍是脸颊发烫,一路不敢再把靴子伸出裙外。

往南临近益州,一路停停歇歇,遇到好风景李宓就吩咐戴宗停马下去游玩一番。

太平公主也从不敢端架子,跟在他身后将当地风土人情如数家珍、娓娓道来,无论名山大川或者寺庙道观,都能被她说出个舌灿莲花来。

距离益州不足五十里处时,前方已有一支千人骑军拦在那里,为首一员彪悍将军,腰围十尺相貌雄刚,在确认太平公主的确身处那驾马车后,如释重负。

蜀王麾下连边军带亲军,甲士有十多万之众,与燕王的精悍关东铁骑、凉王白马义从、越王备倭军共同名动天下,堪称王者之师。

眼前这支不知从哪里得到风声,前来接应公主的骑军,人人轻甲重铠,是不输于京师御林军的装备,一叶知秋,可想而知盘踞此地的蜀王兵甲多么雄壮。

骑军将领似乎仅得到了公主的消息,并未知晓李宓的身份,李宓也不点破,只是自称公主的朋友。

宋亭鹭没有出声,随后两人便由马车分离,天潢贵胄的公主独坐车厢,李宓则要了匹军马与将领前后同行,夹在队伍里东张西望,对不时掀开车帘投来歉疚目光的宋亭鹭视而不见。

骑军将领自然不是依靠父辈荫庇侥幸世袭名号的小衙内,而是凭借军帐中一颗颗积攒成山的人头实打实爬上来的,提一杆大戟,领先在马车侧面,缓缓策马而行,自然而然就瞧见了公主不一般的眼神。

心领神会,便一踹马镫,与李宓并肩,打断了这位一门心思打量蜀骑阵列男子的心绪,“李公子可是京城那边负笈游学出来的士子?”

自天盛朝始,就有了族阀世家派遣有望成才的士子在及冠年纪后,独自一人或携带书童、老仆出门历练。

不管是博一个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噱头也好,还是真的出去磨砺心志,能有机会出去的,都是门阀里有机会争夺家主之位的天骄之才,无人敢随意看轻。

李宓微微一笑,摇了摇头,“只是出来见一见世面,今日看到蜀军骑士气盛如虎,甲胄鲜亮,不愧是大赵的南疆柱石,令人钦佩。”

骑军将领爽朗大笑起来,听到外人夸赞蜀军甲士,自然是心中高兴,又瞥到李宓腰间那柄佩刀古朴至极,散发出一股铁血的味道,十有八九是真正杀过人饮过血的好刀,绝非蜀地一些膏粱子弟用作装饰的花哨玩物,因此好感倍增。

加上这位年轻公子言谈举止格外不凡,且有着公主这层隐晦不清的亲密关系,这令将领更将其视作京城而来的某位不可小觑的过江龙。

队伍一路赶往益州,期间李宓与其攀谈,变着法从虎将口中撬来不少关于蜀军排兵布阵的细节。

与孙子兵法三十六计这些颇显高屋建瓴的兵书相比,实打实的从骑军将领这里听一些攻城拔寨的秘辛显然更令人受益匪浅。

交谈中得知将领姓张名宪臣,算是清河张氏一脉的偏支,祖上阔绰的时候曾出过一位名叫张九龄的大宰相,只可惜风光如昙花一现,如今已然没落,不贵不寒。

从军二十余年,张宪臣由蜀军最底层的兵卒锐士开始攀爬,一路拼搏砍杀,才有了如今的地位,大抵是四品武夫实力。

前不久与一位益州世家良女子奉媒妁之言成婚,在老丈人的银两和关系运作下,才由裨将转为正将,成为一员有资格进入蜀王府视野的青壮武将,前途一片大好。

将马车和不知身份的京城贵客护送至益州城下,相见恨晚的张宪臣勒马驻足,与李宓约好有空再一起喝花酒后,静静等待着城里的动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