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2章 准备外出远游,路难行,尴尬地位(1 / 2)

加入书签

如今世人眼中的出世之人其实就是指那些修道练气求长生之辈,当然他们被入世之人所厌恶也不是没有原因的,受人供奉却不从事生产,兼之经常有一些练气士为一己私利和些许的修道外物使山川变色、河流改道,如此视世间生灵于无物自然被入世之人所不喜,故对于身在王朝境内的修道练气士之辈,他们相应的做出了种种限制,有着种种明令禁止的行为,比如练气士就不可以入朝为官,不可招摇过市,不可人前显圣,不可大肆修庙立观,还设立专属衙门管理其身份谱牒等等不一而足。

大乾王朝历来规矩严厉,立国八百多年也只有少数几个以道士身份做官的特殊案例,就知道玄门练气士在大乾王朝有多不容易,至于大乾王朝为何有此底气对待本该高高在上的超脱之辈,方旭也不明就里,难道仅凭三座幽冥诏狱就能压住这些超脱之辈八百年俯首帖耳吗?对此他是不信的,只不过早年间酒道人曾为此多次对他耳提面命,让他一直对此心怀畏惧不敢有半分逾越之举,总是担忧不知哪一天祸从天降就有性命之忧。

要知道如今练气士在王朝的唯一出路就是受制于朝廷,在朝廷需要时听从朝廷的召唤调遣,甘愿随军做为朝廷开疆扩土的马前卒,平时受钦天监的监管调度,掌管境内的大小山河水运、守卫王朝禁地等等不一而足,以此种种换取王朝境内的相应修行外物。

听到方旭准备远行游历老夫子很是高兴,在他眼中少年人适时的外出远游是件好事,他们儒家弟子本就讲究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坚持做学问亲身践行必不可少,如此自然不会为难于他。

虽然方旭最终没有如他所想的选择求学治国之道,而是选择了粗野的武道修行之路他也是高兴的,心中惋惜的同时也没有开口责备于他,毕竟武道也是堂堂正道之途,王朝的强大与否同样离不开他们这些粗野武夫。

老夫子认真的回忆了片刻就告诉他,“从我们这里出发到嘉陵郡其实有两条路可选,一条是走陆路官道,出东海郡,过渭南郡,在走过两府交界处的琅琊峡谷你就进入了凤阳府的地盘,之后穿过凤阳府的琅琊郡你就到嘉陵郡了,如此不过年余时间而已;另一条是走水路,穿越你去过的临河县,从高阙大河渡口上船,之后沿着渭水河一路逆流向上,不过大半年而已即可抵达嘉陵郡渡口。”

“当然我是建议你走陆路的,既然是远游历练嘛,那就要多走走看看,多去几个地方,看看当地的名胜古迹,了解当地的习俗,这才是增长阅历的最佳途径,从时间上来说也就比水路多两个月而已,这总比你一路坐船所见的山山水水要好,而且坐船还特别费钱。”

老夫子这言真意切的一席话把方旭都惊呆了,自己井底之蛙不知天地之广大,脚下大乾王朝竟有这般宽广,只是穿越两府四郡之地都要年余时光,那游历完整个大乾王朝三府九郡之地又要多长时光?师父口中的神洲又有多大?我曾听闻如大乾王朝这般大的王朝就有三个,那要是挨个都走过一遍又要多长时光?若是在算上那些世家部落小王朝,偏远的无主之地,以及更为遥远庞大的神洲四大湖,还有那些不为人知的诸多世外名山海外孤岛,这神洲又该有多大?倾其这一生将来我都能走完吗?

这个问题想来师父他老人家是明白的,所以才千方百计的引导我走上练气士长生之路,如今看来练气士们苦苦追求长生之道也不是没有道理,只有活得够久远,才能看到更多的沿途风景,如此就算不能长视久生也算是不枉此一生了,不知不觉中更加坚定了方旭的求道之心。

最后陈老夫子又讲道,“自己年轻的时候也曾游历过大乾王朝各地,凤阳府嘉陵郡也没少去,只是从没有听说过有什么飞来山飞来洞,等你到了嘉陵郡在自行打听去吧?”

听闻老夫子也不知道飞来山在何处,方旭不免有些失望,自己特意而来仍是这不知道的结果,这下他又犯愁了,嘉陵郡那么大,到时候自己又该到哪里去寻师父的至交贾道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