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5章 锦衣卫指挥使在蹲人(1 / 2)

加入书签

朱厚照听闻他的话,很快就停住了脚步,原本以为王守仁转变想法,要与自己说道说道。

不曾想王守仁一脸便秘,半天才冒出来一句:“此事绝非太子殿下可以亲涉,还请慎重,将微臣的那些手稿还与微臣。”

听完他的话,朱厚照哼都没有哼,甚至于都没有看他,直接昂着头就离开了。

被留在大厅的王守仁默默地站在了原地,看了看外面,看了看茶水,半响说不出话来。

就在茶凉他准备离开的,许槐安过来了,一见面就直接说道。

“太子殿下说了,既然你不愿意为太子殿下做事,那就请先生自便,到底还是他绑了先生有错在先,固留下一块玉佩已做赔礼,是留在大同府还是回京师都由着将军,如果先生回京,可当了玉佩作为盘缠。”

传完话,许槐安也没有管王守仁到底是怎么选择,而是将一块龙纹玉佩放在了桌子上,然后便飞快的离开了。

王守仁看着那块银子,叹了一口气,朱厚照根本就没有打算放他走,如果真的想让他回京,不说给几个锦衣卫保护,即便是给几辆银子也好。

留下这么个玉佩,还是龙纹,自己敢当,有人敢收吗?

留完了玉佩,然后不给说话的机会,然后就跑了,这是摆明了不想要回收玉佩,非要自己承这份赏赐。

估计之后自己很长的一段时间都见不到太子殿下的面了!

不过,要回京也不是没有办法,甚至于还回玉佩也不是没有办法,但是一旦用出来,估计只能惹得朱厚照发怒了,只能先行再看了。

……

王守仁不靠谱,那么一切便只有靠自己了,朱厚照拿着那些纸条便开始分析起来。

中途还特地安排人通知那个知府和游击将军张俊先回去,至于再次想要面见他的锦衣卫指挥使牟斌,还是拒绝了。

没了王守仁,朱厚照便只能靠他自己,以及一个打酱油的许槐安,两人的进程虽然慢,但是在那些手稿的帮助下,还是一点点找到了关键点,然后还原了真相。

在最后,找到了最近的朝廷政策之后,结合王守仁的态度,朱厚照继续深挖,终于知道了王守仁为什么不愿意他涉及的原因。

因为对此事影响最大的一道政策,不仅仅是因为这个政策的提出者是一个六部尚书,更是因为这件事情的最终受益者居然是自己的老爹朱佑樘,以及在边关建府的皇族。

这件事情目前虽然看起来只影响了边关的粮食价格,但是从某个高度来看,这个政策却是影响了整个边关的强大与否。

明初的时候,边地的军士,规定三分守城,七分屯种,政策刚出来的时候足够满足边关所需,而到了后来,政策逐渐废弛,从而导致边关粮食大幅锐减,军屯不行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则是之前所说的商人出资雇人屯垦的商屯。

明初,为了满足边关的粮食需求,政府开始用食盐作为代价来吸引商人来边关卖粮,这个政策叫做“开中”。

具体的操作是商人运送粮食到边关,然后交于官仓,之后边可以获得盐引(盐是国控资源,盐引相当于买卖许可证)。

每一个盐引需要纳粮多少,是根据道路远近险易,及粮食的种类,各有不同,但是比率控制的很好,商人是有利可图。

但是这个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明中前,各盐产区每年产量的丰歉不一,远在北边各地的政府机构并不完全知道,召商输粮的时候,经常多发盐引。

盐引过多,等于是许可证过多,盐却不够了,只能慢慢的排号等待,这叫做“守支”。

对于这样的情况,商人当然不乐意了,毕竟自己运粮可是实打实的真金白银的投入,但是却不知道要多久才能拿到盐,中间的时间损失是真的痛苦。

更何况朱厚照之前也总结出了边关粮食的价格和季节产出有关,在粮价低的时候,如果还按照固定的盐一引易粟二斗五升的比率来开中,朝廷感觉到吃大亏了。

于是,在弘治五年(1492),也就是八年前,当朝的户部尚书叶淇应了两淮盐商的请求,变了法,又叫“折色法”。

规定,从此以后,商人不必在边关种植粮食,只需要缴纳银子,然后便可以获得盐引,制定这个政策的时候,还规定了银子的数量要比边关的粮食价格高。

因为这个政策,朝廷每年都会获得巨额的银子,除掉拨给边关的银子之外,其余便被朱佑樘收走了。

这个操作看上去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是将实打实的开粮田换成银子,却是极大的问题。

一方面是因为银子使用好操作,拨给了边关,但是实际用于购买粮食的数量没人知道。

二是商屯制度,军屯不够的情况下,则需要采购,因边关遥远、道路不同,所以真实的粮食价格是远大于缴纳规定价格。

三是粮食需求没变,而这些年,随着边关局势紧张,需求反而更大了,于是粮价就更高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