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271 惊喜登顶(1 / 2)

加入书签

一是细节,二是关键。

从这两点出发,就能够看出,在今天双打决赛对阵的四位球员之中,波斯皮希尔确实是最薄弱的一环。

天赋也好,实力也罢,不管根源是什么,但波斯皮希尔所表现出来的欠缺,确实成为打破平衡的转折。

第二盘中段,高文的击球处理增加更多旋转变化,此时,迫切想要扭转局面的波斯皮希尔就显得急于求成,从观察到判断,从出手到控制,整个击球应对的粗糙和简单就慢慢浮出水面,再也无处可藏。

一般来说,北美硬地培训体系出身的球员,往往基本功粗糙一些——相对地,但波斯皮希尔特别明显。

前后四次,波斯皮希尔都吃了高文旋转击球的亏:

三次正手、一次反手。

不是出界就是下网,从根本来说,他对旋转的观察和判断就出现错误,连带着出手击球也没有准度。

波斯皮希尔,被自己打败。

高文以这样一种方式将波斯皮希尔最后残存的一点点斗志彻底磨平,然后,比赛就再也没有了悬念。

全场比赛最后一分,也是第一个赛点,颇具戏剧性——

高文发球,索克接发球。

索克眼看大势已去,于是选择接发球搏杀,强行侧身正手进攻,抢攻一发,居然不可思议地创造出了机会。

一拍搏杀,成功压在底线之上。

高文,措手不及。

前一秒,才刚刚结束发球,动作还没有来得及恢复站位。

下一秒,索克的接发球就如同导弹一般扑面而来,直接砸在脚边——

而且,压线球,因为红土赛场的边线材质不同,进一步导致不规则弹跳,反弹的上升曲线容易变异。

高文,狼狈不堪。

仓促之间,高文没有时间调整脚步,全靠上半身支撑,正手小范围挥拍提拉,在身侧的狭窄空间里完成一次反弹球的击打,身体后仰,尽可能增加球拍和网球的摩擦时间,附着旋转,完成极致击球。

击球完毕,高文整个人就好像被气浪掀翻一般,后仰跳跃才勉强控制住了重心。

网球,划出一道惊心动魄的轨迹,穿越球场。

然而——

尽管高文竭尽全力进行摩擦,但空间和时间还是太紧凑,摩擦不够,抛物线也就没有能够完全拉起来。

波斯皮希尔的机会。

简单来说,高文的回球没有能够拉高抛物线,这也使得波斯皮希尔得到网前高压截击的机会。

193厘米的波斯皮希尔,站立在网前,宛若巨人,一次侧身小碎步的调整,他就已经顺利抵达位置。

在这里,他可以高压扣杀、也可以侧身截击,不同手法都能够顺利完成击球,难度不大。

但是,波斯皮希尔看了一眼高文的击球弧线,做出判断,然后就侧身放了过去:

居然!就这样!放过了!

就在出拍前的刹那,波斯皮希尔完成判断,又重新收拍,稍稍一让,网球就已经飞行出去。

显然,从波斯皮希尔的视角来看,高文的这一拍回球应该会直接出界,所以,他根本就没有必要冒险。

从抛物线来看,似乎确实如此。

网球,的确朝着底线深区飞翔,而且抛物线全然看不见下坠的迹象,很有可能直挺挺地直接飞出去。

此时,完成接发球搏杀的索克正在上网,脚步还在准备前冲,然后就看到网球宛若羽箭一般飞了过来。

怎么回事儿?

索克并不在网球的飞行轨迹上,身体往前、脑袋往后,跟随网球一起转头,不由自主就高高跳跃起来——

就好像他能够附身网球一般,只需要他跳跃起来,网球的飞行弧线就能够持续翱翔。

刹那间,时空凝滞。

索克飞起来了,波斯皮希尔也飞起来了,两个人都处于滞空状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