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6章 朱允炆,你一定行的!(2 / 2)

加入书签

“哦。”

朱元璋道:“能给咱说道说道吗?”

朱允炆眸中露出精光,急忙回道:

“圣人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朱允炆微微晃着脑袋,一口气就背出了许多。

朱元璋点了点头,问道:“那何谓明明德?何谓亲民?何谓止于至善?”

朱允炆闻言心喜。

因为这又回到了以前他最熟悉的环节。

朱允炆连忙回道:“所谓明明德,便是让我们内心本有的光明品德明亮起来,所谓亲民,乃是新民也,就是推己及人,使人人都能去除污秽而自新,所谓止于至善……”

朱允炆侃侃而谈,一扫之前的颓靡,颇有些意气风发。

朱元璋看在眼里,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如果是以前,他不会这样。

因为他不喜欢儒学,更是讨厌孔孟之道,甚至一度想废除这些东西,更是下令将孟子搬出文庙。

当时钱唐扶棺进殿,抗疏入谏曰:“臣为孟轲死,死有余荣。”

朱元璋欣赏钱唐的骨气,这才作罢。

他认为作为一位君王,就不应该被这些所谓的圣人之言所左右,而是要有谋略,有手段。

至于这些儒学经典,则应该是治国的手段,可以学,但不能被左右。

所以,他之前并不是太喜欢朱允炆整天钻研这些东西。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他觉得挺好的。

因为他的大孙朱雄英出现了,也就意味着,未来的大明天下不需要朱允炆去治理了。

朱允炆好好学他的儒学,以后成为一名贤王,挺好!

不过此时的朱允炆哪里知道这些,看见朱元璋的笑容,这些天积聚在心中的阴霾,顿时一扫而空。

“皇爷爷,我说得对吗?”

“对,很对!”

朱元璋笑呵呵的回道:“好了,炆儿,你先下去吧,咱还有好多事情要处理呢!”

“爷爷!”

朱允炆鼓足了勇气,道:“父亲不在了,让炆儿替您分忧吧!”

“不必了,你回去好好读书就行!”

朱元璋随口说了一句,然后便又拿起了奏折,凑近火光,看了起来。

朱允炆闻言微微一怔。

要是以前,皇爷爷考较了学问以后,必然会问他一些国政的问题,甚至有时候还会把他留下来,教他批阅奏疏。

但是现在,皇爷爷没有半点让他留下来的意思。

而且好好读书就行是什么意思?

朱允炆好不容易才找回一点从前熟悉的感觉,怎么突然又变得陌生了起来?

来之前,母亲一而再再而三的嘱咐,一定要主动争取。

不错。

我一定要主动!

朱允炆,你一定行的!

朱允炆在心中不断的给自己打气……

况且今天的他,是有备而来!

他要让眼前这位六十多岁的老人,看看他朱允炆的聪明。

想到这里,朱允炆开口道:“皇爷爷,孙儿听说河南,山东灾情严重,朝廷钱粮缺口巨大,孙儿苦苦思考,终于想出了一个法子,不知可行否?”

“哦?”

朱元璋抬起眼睛,露出几分好奇的神色,看了朱允炆片刻,道:“说说看。”

得到朱元璋的许可,朱允炆暗暗松了一口气,脸上也变得自信了起来,道:“皇爷爷,朝廷缺钱,何不让商贾们募捐?商贾们手中的钱粮可不少!”

朱元璋点了点头,问道:“自古商贾趋利,怎么让他们募捐?”

朱允炆微微一笑,侃侃说道:“商贾趋利不假,但也有他们的命脉,除了钱粮,他们更看重的是什么?是地位,是名声!”

这话倒是不假。

自古重农抑商,商贾虽然有些钱财,但在士农工商中却是排在最末的,这也让商贾们更加的渴望名声和地位。

朱元璋向朱允炆许了一个往下讲的鼓励眼神。

朱允炆收到眼神后,声音都变得大了起来:“既然商人渴望地位,那么我们就可以用地位换取他们手中的钱粮,皇爷爷何不让吏部放出一官半职来,对于此次募捐积极者,可许诺让他们担任!”

事实上,这是他与黄子澄,齐泰连夜商议得出的法子。

朱元璋听罢。

脸上的那一丝期待早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你……”

朱元璋刚想要开口,却又止住了。

因为他忽然觉得没必要了。

沉默片刻,朱元璋挥了挥手,淡淡的说道:“咱知道了,你先下去吧。”

朱允炆微微一怔,他有些意外。

因为皇爷爷的反应,和他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

“是,皇爷爷。”

朱允炆躬身告退,心中一片迷茫,根本就不知道皇爷爷心中想着什么。

若是赞同,怎么没有半点笑容?

若是反对,怎么又没有半句教导的话语?甚至都没有生气。

现在完全没有表示……

到底是什么意思?

朱允炆一路退下,一路想。

看着朱允炆离去的背影,朱元璋轻哼了一声:“卖官?大明朝廷,还没有低贱到这个程度!”

“炆儿啊炆儿,你这性子,做个富贵藩王,挺好……”

……

第二天一大早。

朱元璋就把傅友德叫来了。

两人上了马车,就往皇城外而去。

一路上,朱元璋闭目养生,不知道是昨夜累了,还是在想些什么,傅友德也不敢多问……

不多时。

马车便在聚宝山下的一处庄子前停了下来。

“琉璃?”

朱元璋突然低声吐出两个字,让身旁的傅友德一脸莫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