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节117 大田要塞(1 / 2)

加入书签

日本本州岛,大田要塞。

关家所有在日本本土的势力都龟缩到要塞周边了,银矿那边也暂时弃守了。

而在银矿工作的矿工,在周边种田的农民,也都遵循着依靠强者的本能而聚集到了大田要塞的旁边。

关家对于这些日本人既没有驱赶,也没有将他们迎入要塞——一方面要塞这边的空间有限,无法装下这么多人,另一方面也是害怕这些日本人里混入什么危险人士。

但好在这些人也不需要关家安——对他们来说,能在依附在强者的脚边生存下来就已经满足了,至于什么施粥、赈济之类的更是想都不敢想。

后世某大国的州长曾经说过一句名言:救援那是社会主义国家才会做的事。

这位州长的话在某种程度上是对的——既“只有强者才能生存”的这种思想是除中华文化圈之外的通用法则。

看看日本不就是如此吗?

每当肖恒看到日本人表面恭敬一脸假笑的鞠躬时,都会想起他看过的一个纪录片。

那个纪录片中讲述的是日本温泉猴的故事。

日本是个地震多发的国家,但与此同时其地热资源也极为丰富,这就产生了许许多多的温泉。

而在温泉附近生活的猴子,当然也会利用这种天然存在的热源。

尤其是在天气寒冷的时候,整个猴泡在温热的水中简直不要太爽。

然而在那部纪录片中有几个令肖恒记忆深刻的镜头:

在一片冰天雪地中正下着鹅毛大雪,巨大的温泉湖冒着蒸腾的热气,一大群日本温泉猴站在湖边瑟瑟发抖。

而在巨大的温泉湖中,几只日本温泉猴悠闲的泡着湖水,只露出一个脑袋。

而在靠近岸边的湖里同样有一群强壮的日本温泉猴,只是他们在泡温泉之余最大的任务就是防止其他猴子下水。

偶有日本温泉猴伸手试探着去摸摸热水,立即就会有强壮的日本猴冲上来对其大打出手。

小小的一个猴群,充分地反映出了三个阶级,既贵族、武士阶层、平民。

尽管那个温泉湖大得足够所有猴子在里面游泳,然而能够享受这份温暖的却只有区区几名日本贵族猴以及十数名日本武士猴。

嚯,好像跟什么对上了?

如此明显的对应关系,令人很难不联想到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另一个更大的灵长类动物群体——人类。

事实上直到后世日本那森严的阶级划分也是出了名的,在此等严酷的压迫下,日本人的自杀率也长年居高不下。

而就是当其他地方还在奉行着丛林法则的时候,中华帝国已经建立起完善的灾难救助程序以及如何善后的制度。

当然了,最初对于洪涝灾害的治理和对灾民的救济,最终还是为了减少流民的产生,防止盗匪的滋生。

不过就算这样也已经远比其他文明高级太多了。

而到了宋时甚至还出现了真正的,出于人道主义关怀而设立的政府部门:安济坊、漏泽园等。

这些政府设施是完全福利性质的,收养孤儿、赡养老人,对无力医治的病患施医舍药。

在当时乃至今后几百上千年,这样的高福利都是其他地方无可比拟的。

至于后世欧洲的那些高福利社会的出现,还是得引用一句名言:M..coM

“我们走后,他们会给你们修学校和医院,会提高你们的工资,这不是因为他们良心发现,也不是因为他们变成了好人,而是因为我们来过。”

也许有人没听过这段话,但一定听过说这话的人——古巴革命领导者:切·格瓦拉。

可悲的是后世这个名字被媒体扭曲成了“窃·格瓦拉”,形象也从革命者变成了不想打工的电瓶车偷窃者——就像后世同志一词被媒体赋予了“男同性恋”的含义一样。

当中国资本发展起来之后,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购买土地。而欧美资本发展起来之后,第一个想到的则是控制媒体。

在中华大地上从来都是重农抑商,这种政策蕴含着一个很朴素的选择——农业是做蛋糕,商业是分蛋糕。重视农业就是把蛋糕做大,抑制商业是控制分蛋糕者的数量。

所以从古至今中华大地上的资本都要学会如何管理好自己的贪婪,否则一旦过了线就会遭受灭顶之灾。

而在西方世界则有完全不同的逻辑,在那里民众是可以被煽动的,而被煽动起来的农民是可以把国王送上断头台的。

当西方资本品尝过权利的甜美之后,自然就再不想放弃它,而掌握权利的关键就是掌握能够扇动群众的工具——媒体。

一旦掌握了这个大杀器,那么民众的世界观是可以被塑造的,民众的情绪也是可以被调动的。而无论事件如何发展,最终得利的必定是掌握着媒体的资本。

而在古代中国和建国初期,中华大地上的舆论是被读书人和社会精英们所掌握的。

读书人之中的确出现过许许多多反贼、叛徒,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个阶层的确有着它的先进性,至少绝大多数的读书人远比商人更有底线。

而到了建国后,中国的社会精英们逐渐被资本拉拢、腐化,再加上当时的中国尚未摆脱贫困,所以在巨大的利益吸引下,第一代的公知就这么产生了。

至于互联网时代就更不用多说了,从平台、自媒体、水军……所有的一切都在资本的掌控下,普通人的发言往往会被淹没在这资本所控制的舆论漩涡中。

出生于那个时代的肖恒深知舆论威力,从始至终都非常在意宣传工作。而日本这些底层民众在面对入侵的蒙军时,不自觉的就靠向了关家,这当然也跟秦府一直以来对这些底层民众的潜移默化有关,让他们下意识的认为秦府就是他们的依靠。

对于这部分矿工和农民的安置,关家将他们放到了大田港与大田要塞之间。

大田要塞设置在大田港附近的高地上,正好能将整个港区护住——除非从海上登陆,否则想要攻打港区就只能冲过大田要塞的火力封锁。

最初一段时间,大田港的方向风平浪静,仿佛蒙军已经遗忘了这个地方一样。

不过大田港方面并没有被动等待,而是主动撒出了无数探子,结合偶尔逃过来的难民自述,基本勾勒出了蒙军的前进路线。

自从在本州岛登陆之后,蒙军基本上就是沿着本州岛上的平原道路前进的。

而由于本州岛西部“中国山地”的关系,整个本州岛西部被山地分成了南北两片。

相对于山路崎岖的北边,南方靠近濑户内海的方向平原众多,道路也相对通畅,以骑兵为主的蒙军很自然的就选择了这条路一路北上。

蒙军沿着濑户内海沿岸一直向北。

神户、大阪、奈良相继失守,最后连平安京也陷落了,蒙军迅速的占领了琵琶湖沿岸的所有平原。

而幕府军则以本州岛中部的群山峻岭为屏障,退守关东平原。

也许是之前攻得太猛了,也许是被中部群山挡住了脚步,蒙军的前进速度慢了下来,并且开始清理后方尚未完全占领的土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